2025-03-19
基因醫師張家銘
有人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 「可否簡單的解釋慢性發炎 ?」 慢性發炎其實有些抽象,因此讓不少人未曾真正注意它到底是什麼。慢性發炎是身體長期受到刺激,使細胞及免疫系統處於持續作戰的狀態。雖然不會讓人立刻生病,但這種隱形的消耗會逐漸侵蝕健康,影響全身各個系統,最終成為各種慢性疾病的根源。
閱讀更多
2024-12-18
郭美懿
初次看診時,醫生常會問「有沒有對什麼藥物過敏?」究竟何謂「藥物過敏」會出現什麼症狀?嚴重嗎?
閱讀更多
2024-03-12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
操著一口流利台語的楊金鑾阿嬤,已屆73歲高齡,她說自己年紀雖大,卻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甚至連感冒都很少,然而沒想到一生病就是大病。
閱讀更多
2023-12-29
照護線上
40歲的時尚工作者林小姐(化名),長期受氣喘所苦,不僅每週跑急診2至3次,且類固醇藥物導致體重大增十公斤,嚴重影響時尚工作、 打擊自信。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若使用2至3種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須進一步透過抽血或肺功能檢測,確認是否屬於嚴重型氣喘。
閱讀更多
2023-11-22
郭美懿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常見失眠、牙齦出血、 嘴破 、乾眼症等毛病,這些身體小狀況雖然可尋求藥物改善,但其實更可能是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所致。與其狂吃止痛藥、擦藥膏、點藥水緩解,不如跟著營養師對症補營養,或許就能有效解決身體小病不斷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9-18
郭美懿
許多人對 嘴破 、口腔小潰瘍不以為意,覺得過陣子就會自癒,但若出現發燒、胸悶症狀,要當心是口腔細菌侵入血液,造成心臟疾病!醫師也提醒民眾要重視口腔保健,如有潰瘍、發炎就須治療,有心臟疾患或手術前後若要執行口腔治療也要告知醫師,評估是否需服用預防性抗生素,以免病菌侵入血液造成感染。
閱讀更多
2023-05-10
NOW健康
60多歲的顏先生,過去受到朋友邀請而養成吸菸、嚼檳榔習慣,一直持續嚼檳榔接近30年,菸齡更接近40年,過去只知道要賺錢養家而忙著做生意,經年累月沒有太注意健康,還常常因為聽不進去太太的勸戒而吵架。顏先生因感冒看診,被耳鼻喉科醫師告知口腔黏膜有白斑,提醒要追蹤,因而養成定期檢查習慣,剛開始都沒問題,但最終還是發現病灶部位轉變成癌症。
閱讀更多
2023-01-10
林靜芸醫師
編按:許多人對「變老」感到焦慮,害怕老化使得體力衰退、病痛上身,也擔心自己無法承受伴侶或親友離世。據英國生理學會研究,「生活壓力量表」中的退休、生病、親友死亡、配偶過世等,幾乎都是老化無法避免的事件,也難怪「變老」讓人沮喪。然而在無可抗拒的老化過程中,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名醫林靜芸分享近來身邊案例與自己經驗,領悟「變老」這件事,我們應該作最壞的打算,但是懷著最好的希望。
閱讀更多
2022-12-08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我在台北開了一家宵夜場的海鮮餐廳,日夜顛倒,常需藉由香菸、檳榔提神,再加上長期睡眠品質不佳,不規律的作息,埋下罹癌的種子。
閱讀更多
2022-12-07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我整整抖了兩天,不是因為酒精、咖啡的戒斷症狀,而是來自內心深處升起的恐懼,這是我剛發現鼻咽癌第四期時的心情。「鼻咽癌四期,腫瘤已侵犯到大腦。」當下真的只有「傻眼」可以形容。鼻咽癌從發現到治療的進程速度非常快,因為無法開刀,治療方式只能選擇放療加上化療,距離確診到開始療程,僅僅只有兩週的時間。
閱讀更多
1/ 4
第 1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