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林芷揚
根據衛福部去年發布的104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令許多女性憂心忡忡,罹癌後更是愁眉不展。事實上,乳癌初期的治癒率相當高,且乳癌治療方式多元,建議積極配合醫囑,不需過度擔心!
閱讀更多
2018-05-03
邱璟綾
台灣女性每年罹患乳癌的人數增加1.5萬人,佔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但因為傳統2D乳房攝影須上下壓平胸部,劇烈疼痛讓許多婦女卻步。為了有效篩檢乳癌並降低乳房攝影的疼痛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在母親節前,添購高階3D數位乳房斷層攝影機,不只大幅減輕檢查時的不適,精準的斷層影像更讓細小病灶無所遁形,將有效發現更多早期乳癌。
閱讀更多
2018-04-13
廖元鈴
Q. 加拿大曾有研究指出,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大,甚至與乳癌的增加比率有高度相關,讓人不免人心惶惶,到底有哪些環境因素可能會導致罹患乳癌?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芷揚
媒體報導一項加拿大研究發現,成人每年至少把5萬個塑膠微粒吃下肚!塑膠微粒的來源很多,以水為例,此研究顯示瓶裝水中的塑膠微粒平均高出自來水22倍之多。塑膠微粒對健康有哪些傷害?比 塑化劑 更傷身嗎?民眾該如何自保?毒物專家顏宗海醫師替你解答!
閱讀更多
2017-09-21
邱宜君
二○一一年 塑化劑 事件雖讓許多飲料和食品下架,但日常用品中仍藏有許多 塑化劑 。而高 塑化劑 暴露,可能造成女童性早熟,易罹患乳癌與心血管疾病;男童可能陰莖較短,精蟲活動力較差。
閱讀更多
2016-05-23
健康醫療網
淋巴癌多發生在年齡層55歲以上,且男性多於女性,主要是因家族遺傳或環境汙染造成人體的細胞病變引起;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指出,患者會出現包括腫、燒、汗、瘦、累以及鼻塞等六種症狀,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16-04-28
健康醫療網
男性若是出現睪固酮濃度低下,往往會出現很多更年期不適症狀,除了補充男性荷爾蒙睪固酮來治療之外,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補救方法;醫師即建議,養成運動習慣,多補充含鋅食物,以及有正常性生活,都是維持睪固酮濃度的好方法。
閱讀更多
2016-04-25
健康醫點靈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11年發布的報告書將無線電波歸類為2B 級致癌因子,讓抗議的鄉親們彷彿吃了一劑定心丸,你們老是說沒有科學證據,你看!連世界衛生組織都說電磁波致癌了!基地台不倒!台灣不會好!
閱讀更多
6/ 7
第 6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