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3
小虎文
田知學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
閱讀更多
2020-01-21
劉墉
老傢伙東西抓在手上,雖然活著的時候可能被侍候成太后老佛爺,你一斷氣可就麻煩了。多少有錢人死了,停在棺材裡久久不能下葬,就因為子女忙著爭產、打成一團!
閱讀更多
2020-01-18
林暐鈞、林芷揚
在台灣,幾乎人人都有一件羽絨外套,可以說是國人最喜愛的保暖衣物。然而,羽絨外套究竟該如何清洗,才能在洗完之後仍完好如初,就像新的一樣?另外,網傳羽絨外套應該送乾洗而不能用水洗,是真的嗎?如果自己洗,又該手洗還是可以丟洗衣機呢?
閱讀更多
2020-01-18
小虎文
「50歲是很重要的人生轉折點,如果是過去的人, 壽命 也差不多活到50多歲,但現在的我,人生可能才過了三分之二,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機器用久了要維修,我也要維修我自己,方法我已經想好了──50歲這一年,一個人自助旅行。」
閱讀更多
2020-01-17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二
Q:我是文燕,現在58歲,丈夫大我3歲,孩子都大了,一個獨立一個在外地求學,家裡只剩我們兩人。除了他去出差,幾乎每天一起吃早、晚餐,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我還每天洗他的內衣褲。但已經好幾年了,都數不清幾年了,我丈夫都沒碰過我,我二年前開始失眠,難道我不是女人嗎?他怎麼可以不把我當女人對待呢?我也有同齡朋友去網上找小鮮肉或付錢去牛郎俱樂部,或是跟在文化會館認識的男同學出遊等,我現在還做不到,或許再不多久,我也可能這樣做,如果我不覺得有罪惡感的時候,或許很快的。難道他外面有女人了?還是生理上有問題?還是只是對我不行?
閱讀更多
2020-01-16
瓦爾特‧隆戈
在沖繩,我聽說那裡的漁夫從來不退休,而且親眼看到一名年過九十的女性每星期有好幾次頭上頂著個大瓶子跳舞。在卡拉布里亞大區,我聽著一百一十歲的卡魯索告訴我,他以前如何每天走路到「橄欖園」,還有他和那些擁有橄欖樹的人如何努力工作。而在加州的羅馬林達,那些長壽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教會的信徒以大量的運動聞名,包括快走和上健身房。當布特尼請教那些非常長壽的哥斯大黎加人長壽的祕訣時,發現他們一輩子都以體力工作為樂,而當他請教以長壽著名的薩丁尼亞牧羊人長壽祕訣時,發現他們每天至少在山區上下來回走五英里。什麼樣的運動最有利於健康長壽?就是那個你樂在其中並且可以融入你日常生活中、可以持續地做到你一百歲或更老的時候的運動。百歲人瑞長壽重點1.每天快走一小時。2.即使必須走許多階的樓梯,也要避免搭手扶梯和電梯。3.週末盡量走路到很遠的地方(避開空氣汙染地區)。4.每週從事中強度運動一百五十分鐘到三百分鐘,其中搭配一些激烈運動。5.進行重量訓練或無重量運動以強化肌肉(搭配重量訓練之後攝取三十公克的蛋白質)。
閱讀更多
2020-01-13
久世浩司
人與人的緊密關係才是人生中知足感和幸福感的源泉。其實這也是古往今來人們口耳相傳的老智慧。曾有調查發現,和戀人、家人關係親密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好,學校生活也較充實。和他人有密切關係的人容易從疾病中恢復,甚至也比較長壽。
閱讀更多
2020-01-13
久世浩司
持續適度的運動,吃飯八分飽且不攝取過多卡路里,吃蔬菜等植物性食物,適量飲用紅酒,有清晰的目標,不急於求成,有信仰,家庭至上,與他人有所連繫。這其中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最後兩點,「家庭至上」和「與他人有所連繫」。重視與家人和他人的關係可以促進長壽。
閱讀更多
2020-01-08
馬汀.塞利格曼
和睦的婚姻、七十歲還可以一步跨三級台階快步行走而不會氣喘吁吁、朋友眾多、全心投入的嗜好、圓滿的職場生涯等等。
閱讀更多
2020-01-02
林芷揚
66歲黃先生因小便不順就醫,沒想到檢查發現攝護腺癌;51歲的王先生則是去年健康檢查時揪出攝護腺癌。中年後,攝護腺癌成了男性健康的一大威脅,許多人擔心手術後影響正常排尿,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