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5
洪雪珍
兢兢業業數十年,走到今天,肩上的責任一項一項卸下之後,覺得輕鬆了,同時整個人也有被掏空之後的虛脫,這時候有個聲音響起:「你還有一段自己的行程要去完成。」一個訊息的召喚,我們要啟程出發,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
閱讀更多
2019-04-22
林芷揚
「醫師是你的職業,但你還是一個『人』。如果不會做人,怎麼做醫生?」神經外科名醫黃勝堅近年大力推行善終觀念和居家醫療,強調醫師和病人之間的互信關係,以及醫師如何以病人與照顧者為中心,不只治病,更要懂得「死亡」,協助病人和家屬做出適當的照護決策、維護臨終尊嚴。
閱讀更多
2019-04-19
伊甸基金會
「失智的長者就像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是問父母相同問題不下數十遍,他們的眼中沒有透露不耐,那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郎祖筠談起失智、已逝的父親沒有一絲迴避或保留,侃侃而談的她只盼大眾能夠更重視老人議題。
閱讀更多
2019-04-15
愛長照
試著拉好情感界線,不再只是告訴自己「沒辦法」和事必躬親,較能轉換僵化的依存關係,更能面對父/母的負面情緒或軟硬兼施的威逼。不是逃避該盡的責任,也不是要棄父母於不顧,表達對父母的愛有很多方式,一旦迷失了自己,其他的關係也會受到傷害。
閱讀更多
2019-03-14
新高齡社會
各國為了因應人口老化都在研擬對策,其中,老年人力的開發是主要策略之一,因為新一代老人比上一代更健康,若能善用六十歲到八十歲的人力,是多贏選項。
閱讀更多
2019-01-15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上一篇用「人生短短幾個秋」為題,來談第三人生的投資理財。這一篇繼續用這七個字為題,因為面對生活,又何嘗不該活在當下呢?
閱讀更多
2018-12-20
愛長照
如何幫助較容易感到孤寂落寞,或是感到不安的年長父母調適情緒,面對老後生活呢?對於較固執、難溝通或依賴子女的銀髮父母,如何緩減自己的壓力?以下提供個人的三點建議。
閱讀更多
2018-11-15
商周出版
在生命的盡頭,我們希望保有自己決定接受什麼樣醫療措施的選擇。只是,什麼樣的狀況,你才會覺得自己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呢?
閱讀更多
2018-11-14
愛長照
一位專業的居服員,不僅要具備照護技巧、護理常識、溝通技術等多元能力,更是直接幫助他人的重要工作,但在傳統觀念的桎梏下,同樣是照護的工作,卻有高低之分......
閱讀更多
10/ 13
第 10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