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2
新自然主義
更新日期:2019/11/29更新內容:知名YouTuber理科太太(本名陳映彤)28日晚間於臉書po文表示,今年是她的丈夫憂鬱症發作第6次,她自己也正在吃自律神經失調的藥,所以兩人決定要放幾個月假、暫停發片,等充好電後,會在2020年春天回歸。-----(以下為原文)
閱讀更多
2018-03-15
林奇伯
廖元豪,國內知名憲政學者,今年五十歲,醉心於法律研究,積極參與公共議題辯論,去年年金改革啟動後,讓他醒悟教授職位並非「鐵飯碗」,也意識到必須提前做好退休練習。
閱讀更多
2018-02-13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這十多年來,一直都有機會在通過國家考試,即將正式擔任公務員之前的受訓期班裡講課。我總會在上完課後提醒這些眼睛猶會發亮的學員,要珍惜一起受訓、一起準備考試的同學。因為在人生裡,我們會認識許多朋友,工作上也會不斷有新同事,但是同學只會愈來愈少,人數只會逐漸凋零,所以「同學」這種關係是很難得的。
閱讀更多
2018-01-04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在日本神戶市的巷弄間,一戶看起來像是民宅的外頭,寫著「暮らしの保健室(生活保健室)」,走進客廳,陽光從一旁的落地窗灑落,兩旁放滿書,另一端是開放式廚房,中間擺著兩張大桌子、十張椅子,這是黒田しづえ女士的家,也是「なごみカフェ」,意思是「和諧咖啡店」,一個很難用台灣既有的制度來定義的「咖啡店」。
閱讀更多
2018-01-03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42歲林先生是一名 大學教授 ,國二開始雙眼近視,成年後度數為750度,屬於高度近視,4年前某天上班途中,雙眼突然視力模糊、視線有黑影,林先生以為鏡片髒了,但擦了之後,視力依然很差,就診發現是「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mCNV)」。
閱讀更多
2017-12-26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當一個人懷抱升職希望時,往往會有把命賣給公司的決心與勇氣,無暇發展副業或其他興趣或專業,那麼一旦公司改組往往就來不及了,相反的,那些早早體認到自己升遷無望的上班族,反而能活出美好的人生。
閱讀更多
2017-11-30
食力
近幾年陸續有研究指出,腸道細菌可能導致腦部認知系統受損,這正是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症狀之一,而藉由改善飲食習慣來改變腸道細菌,或許有望治療阿茲海默症。
閱讀更多
2017-11-07
黃偉俐醫師的精神醫學新天地
「卒婚」的意義就是「從結婚畢業」,小孩獨立後,熟年夫妻會整理至今為止兩人的關係,重新思考自己,分別追求各自的道路。這個議題在幾個月前被報導後,持續引起更多的討論,讓我們看看其中的一個故事:
閱讀更多
2017-10-12
銀髮心棧
如果你對於自己退休後的人生有妥善的規劃,而且經濟無虞,那早點退休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你可以繼續實現自己還沒有完成的目標、理想。但是,太早退休的你,對於你的組織、整個社會,可能都是一個損失。電影高年級實習生中,就讓我們見識到一位高齡者,如何能發揮他的專長來幫助公司。
閱讀更多
2017-08-24
賴若函
在北投執業30多年,由耳鼻喉科醫師洪德仁發起的社區醫療群,遍及士林、石牌、蘆洲、八里等地區,由45位醫師,服務逾四萬名民眾,不但是全台歷史最悠久醫療群,也是分級醫療的一盞明燈。
閱讀更多
7/ 9
第 7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