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郭美懿
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隨著年齡增長,各個器官都在衰退中,失智症就是隨著 大腦 老化而產生的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失智症名列全球十大死因第7位,全球有410萬失智者尚未被診斷出來,而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2021年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1萬。失智症並非一個人的戰爭,其影響如漣漪擴及家屬、照護者、甚至是整個社會,因此面對失智症,是你我都要修練的一堂課。只是當自己或家人可能失智,又該如何優雅自處與生活?
閱讀更多
2022-10-21
德瑞克・金尼
那天是聖誕節,我和家人正準備前往附近的遊民收容所當志工。我們要在那裡協助分發衣服、鞋子和其他捐贈物資。四個孩子本來對這次的志工服務很興奮,但因為他們現在抱著聖誕禮物賴在沙發上,竟有點捨不得離開家。
閱讀更多
2022-10-18
照護線上
編按:前立委黃義交昨晚(10/17)晚間自北市內湖住處墜落,搶救後仍不治,享壽69歲,親近友人證實,他近年受憂鬱症所苦。據了解,他離世前曾傳訊息給和老友一一道謝。前立委蔡正元就透露,當天下午13時28分,黃義交還傳訊息給他:「謝謝正元兄」,傍晚竟撒手人寰。聯合新聞網也報導,文化部前次長陳永豐表示,黃義交當天下午1點26分,在老同事群組對提供訊息的同仁說「謝謝!」,日前也在群組轉貼文中提到:「無論這個世界有多少失望和醜惡,總還有人堅守淨土。」藝人白冰冰也在社群發文表示,聽他的親人說,他特地傳簡訊請親友多多照顧女兒,「直到事件發生了才意會,這是一種交代」,如果及早陪他聊聊天,結局可能就會不同。每個人都有情緒起伏,有心情愉悅的時候,自然也有莫名低落,或是遇到壞事情時的難過。於是,每當討論到「憂鬱症」的話題時,就常有人拿自己的「情緒經驗」來想像憂鬱症,直觀地發表評論,然而這些自以為是的想法其。實。錯。很。大!醫師指出,當憂鬱症的病人說出想死的話語時,請千萬要當真,加強看顧以防遺憾發生。必要時,得考慮送醫住院,隔離保護,等到病況好轉才算危機解除。(原文刊載於2020/4/16,更新時間為2022/10/18)
閱讀更多
2022-10-17
王琄
2022.10.17編按:被譽為「媽媽專業戶」的資深演員王琄,曾多次以媽媽角色入圍金鐘,並拿下3座金鐘獎獎座。王琄今年再度以「公視人生劇展-無常日常」第7度入圍金鐘獎,在劇中飾演深陷地震喪子之痛,失智症又纏身的母親,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是否有機會擒下生涯第四座金鐘獎座,值得期待。(原文刊載於2022/6/16,更新時間為2022/10/17)
閱讀更多
2022-10-14
林靜君談心室
想要變得幸福、逃離不安的感覺,這是有捷徑的,實施「笑容療法」,不用費用、沒有副作用,是一帖幸福良方。
閱讀更多
2022-09-30
郭美懿
編按:以歌曲《瀟灑走一回》走紅兩岸三地的葉倩文,先前與丈夫林子祥在音樂實境節目《聲生不息》中難得合體,兩人精湛演出引發討論,愛意濃厚更是閃瞎眾人。不過最讓人驚艷的,是年屆花甲的葉倩文頂著一頭銀白捲髮現身,今天(9/30)歡度61歲生日的她,即使額頭、眼尾可見歲月紋路,舉手投足仍散發巨星風采,讓各界讚嘆:「女星都應該這樣優雅的老去」。(原文刊登於2022/4/29,更新時間為2022/9/30)
閱讀更多
2022-09-30
林靜君談心室
學者分析老年人旅遊與存活影響,發現無論是國內或國外旅遊,旅遊對於老年人的死亡風險有正面效應,其中又對男性效果最大。參與國內旅遊者可降低約18%的8年死亡風險,國外旅遊則可降低約30%。出門旅行是一帖解憂良方,但熟齡族要妥適安排行程,才能玩得安全又讓心花開。
閱讀更多
2022-09-24
潮健康記者 郭家和
對許多人來說,周一到周五為工作消磨得精疲力盡,平日夜間與周末想當然是用來「放鬆」的。可是,很多上班族總感覺自己愈來愈累,無論怎麼放鬆似乎都沒辦法修復,像是逐漸充不飽電的行動電源,白天消耗精力的速度也變得愈來愈快。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