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林思宇
據統計,大腸癌是國人新增癌症人數最多的腫瘤,如何預防就成為關鍵。大腸鏡可以及早揪出息肉、檢查出早期癌變,是擊退大腸癌的利器,一起來認識它吧!
閱讀更多
2020-06-30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腸胃科陳鴻瑋主任
根據國健署最新106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每天約有44個人罹患大腸癌。初期大腸癌幾乎為無症狀的情況下,往往會被忽視,若到了第三期存活率則降至不到6成。
閱讀更多
2020-06-20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陳建志院長
衛福部公布最新108年十大死因排行,癌症依舊居高不下,蟬聯38年十大死因之首!而最新106年十大癌症排行也與前一年度(105年)相同,前三名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首,肝癌、大腸癌次之。
閱讀更多
2020-05-27
林芷揚
62歲張姓男子,近幾個月來覺得胃口變差、體重減輕、消化困難,甚至血便情況頻繁,本以為是痔瘡又發作,沒想到某天夜裡腹痛如絞,緊急就醫。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大腸有腫瘤造成管徑狹窄,做了大腸鏡並進行切片後,證實罹患大腸癌。
閱讀更多
2020-05-04
林芷揚
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潮時,血量、時間都正常,平日飲食習慣會吃葷食,並非素食者。日前,她有時會稍微頭暈、容易疲倦,最近一個月,開始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疲累,甚至無法工作。就醫後發現,原來陳小姐有嚴重貧血不自知。
閱讀更多
2020-04-21
林芷揚
現年80多歲的阿祥(化名)在6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5年後復發,在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一次,總共經歷了四次的肝轉移。幸好在妥善治療與積極追蹤之下,目前已控制住病情。醫師提醒,過量攝取受到污染、高溫燒烤的動物性飲食是大腸癌的風險因子,除了調整飲食習慣,也要配合定期檢查,及早揪出病灶。
閱讀更多
2020-03-13
華人健康網
放屁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可是,如果一整天放屁臭屁症狀頻頻,可就一點都不有趣了!近來,網路上更流傳:「常放臭屁,恐是大腸癌症前兆」的說法,引起網友熱議,真有這麼一回事嗎?且聽專家完整解析4種放屁症狀,如果出現「腫瘤阻塞」連環屁情形時,就要小心這樣的放屁情況,已是大腸癌症後期患者!
閱讀更多
2020-03-09
林芷揚
一名90歲老先生長期便祕,家人以為只是因為上了年紀、腸道退化,多年來都用軟便劑幫老翁「打通關」。沒想到,老翁就醫檢查後才發現,造成他便祕的禍首竟是大腸癌。
閱讀更多
2020-02-12
林芷揚
大腸癌是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的癌症,台灣每年新增加約1萬5000名 大腸直腸癌 患者,約有5800人死於大腸癌,成為不容忽視的疾病。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同時也伴隨各種不同的副作用,有些病友因此難以繼續接受治療。此時,建議可配合中醫治療減緩副作用,以順利完成西醫療程。
閱讀更多
2020-01-07
楊雅馨
你的身高有多高?大腸全長約有150公分長, 是由盲腸、結腸及直腸所組成,由右下腹起往上,在肝臟下緣形成直角後,朝左側水平橫向前進,再於脾臟下方形成直角往下行,呈ㄇ字形占據了整個腹腔的周邊以至骨盆腔的後方。而外科有其歷史淵源,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說:「早期台灣依循日式醫療體系,將大腸直腸歸屬在一般外科,然而,隨著醫學發展,一直到1970年臺北榮民總醫院將其獨立分科,各大醫院也紛紛跟進。」
閱讀更多
5/ 11
第 5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