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丁彥伶
免疫力是要維持平衡的,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所以不是靠藥物來補充就能讓免疫維持平衡,而是 要靠飲食來促進健康。免疫力一旦維持好,就能有效避免細菌、病毒來侵擾。
閱讀更多
2021-03-31
李易紓
私密處不適時,切記要就醫,因為有可能是免疫力較低,引發的帶狀疱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
閱讀更多
2021-03-03
李易紓
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癌連續13年居10大癌症之首,近年亦有不少名人包括李國修、賀一航、豬哥亮等,均因罹患大腸癌過世。三軍總醫院 大腸直腸 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表示,大腸癌除了基因突變、家族史外,和飲食、肥胖以及運動都有關係。要預防大腸癌,首要是釐清有無家族史、特殊基因突變問題,如果有,則10多歲開始要做大腸鏡追蹤,如果沒有,滿50歲不能只做免費糞便潛血篩檢(FOB Test),也要開始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而且後續每一兩年都要定期做,不要5年才做一次,因為過程中只要發現息肉,立即切除、電燒,就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的健康。以下是饒樹文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
閱讀更多
2021-02-26
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我閱讀了一篇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JAMA Oncology文章,其主題是:喝咖啡和晚期或轉移性大腸癌的存活關係。
閱讀更多
2021-02-01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創健 營養師
癌症已蟬連38年為國內死因之首,癌症的成因,絕大部分是因為基因受損,特別是基因控制的失調,經過數十年慢慢產生癌細胞。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全世界一千萬的癌症死亡者,如能早點注意飲食,減少外來致癌因素,一定可以減低三至四成的罹癌機率。
閱讀更多
2021-01-25
李易紓
不少人都有遇過拉肚子、腹瀉的困擾,時間點往往無法預期,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如果有過於頻繁的拉肚子就要需要留意,有可能是潰瘍性的腸炎!南投一名50歲陳姓男子拉肚子、腹瀉持續數週,一開始就以為只是單純吃壞肚子,直到每天幾乎都在廁所度過,甚至拉出血便,才到急診室就醫。
閱讀更多
2020-12-21
李易紓
大腸直腸 癌已經蟬聯12年台灣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為提升民眾對 大腸直腸 癌早期篩檢與治療的重視,中華民國 大腸直腸 外科醫學會首度發布「 大腸直腸 癌治療地圖」。
閱讀更多
2020-12-09
照護線上
蔡小姐最近經常拉肚子,幾乎二、三十分鐘就要跑一次廁所,而且紫黑紅血汨汨流動在白瓷馬桶上,臉色慘白,才到急診室就診。就診時,醫師發現該名患者下腹部鼓脹,抽血發現蔡小姐已經有嚴重貧血,進一步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不僅 大腸直腸 壁發炎、潰瘍,而且持續出血,嚴重可能休克致命。
閱讀更多
2020-11-25
李易紓
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日漸西化,食物中的油脂含量也額外增加、纖維的攝取量減少,不但導致心臟血管疾病增加, 大腸直腸 癌罹患率也節節上升,10大癌症排行榜中,無論男女, 大腸直腸 癌都牢牢佔據第1名。
閱讀更多
2020-08-28
生活i健康
大腸直腸 癌宛如無聲的殺手,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不過,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可達90%,是醫師眼中適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並可預防的癌症。
閱讀更多
5/ 14
第 5頁,共 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