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
陳榮華
編按:從冷板凳業務員到股市高手,作者陳榮華曾走過瀕臨破產的人生巨變,唯一不變的是他對股市分析的熱愛,透過不斷地「技術練功」與「心理修煉」,光是靠操作鴻海一檔股票,就能從300萬元資金,6年滾出2千萬元。 陳榮華從2000年起,成為專職的投資人,他沒有存股,但卻能賺到足夠的錢,除了供給3個念資優班的小孩生活所需,交換學生、遊學、補習也都少不了。 期間歷經多次股災,資產也不斷地累積。他如何做到的?一套完整而且規則清楚的技術分析SOP罷了。
閱讀更多
2020-12-14
鄭廳宜
編按:作者鄭廳宜早年曾在郵局與公股行庫任職,但因為不想只是循著公務體系的升遷之路過一生,40歲那年赴日攻讀博士,返台後取得教職。投資近30年,鄭廳宜14年前在賠光2千多萬後悟出一套穩健的投資法,如今可是人人稱羨的身價億元大亨。他在臉書成立的「泰暘投資團隊」,粉絲已超過兩萬五千人,加上先前參加《經濟日報》台股擂台賽連拿三季冠軍,讓鄭廳宜成了近來知名度快速竄高的台股達人。
閱讀更多
2020-11-17
詹宗霖
透過2020年Q3財報,以及過去3年平均配息率加上4個篩網,整理出17檔高配息、高殖利率清單。
閱讀更多
2020-09-17
戴西‧魏德蔓
父親跟我同行,也是個學者。他在哲學系當教授,是位滿腹經綸、一絲不苟的嚴師,常督促學生「仔細、深入、有系統地」思考並追問跟自身和世界有關的大問題,不管在教室裡外,總能展現無窮活力。從小到大,我一直認為他才智過人,許多事都難不倒他。
閱讀更多
2020-03-25
林芷揚
2007年,林靜君年僅31歲的妹妹忽然傳出腦中風消息。妹妹是虔誠的佛教徒,吃素、愛運動,非常健康。「我都覺得如果是發生在我身上,還比較合理,因為以前當記者,生活型態比較不正常。」旅居紐西蘭、下一站準備前往澳洲的林靜君中斷計畫,趕緊帶著女兒回到台灣。飛機降落的那一刻起,老天爺給的一連串生命功課,即將引領她走向不同的未來。
閱讀更多
2020-01-28
林靜君談心室
「你要為自己而活!」「你要勇敢做自己!」這幾年「做自己」大受歡迎,言談間碰到這關鍵字就嗨得不得了。尤其中年之後,都說自己過去為了孩子和家庭打拼,終於,也應該做自己。但是,因為「做自己」的定義模糊而廣泛,每個人有自己所以為的意思,有時候它和「自私」、「自我」、「自由」被搞混在一起,成為失控的做自己現象。
閱讀更多
2020-01-10
許嘉麟醫師
四年一度的總統 大選 又要來了,人民積極參與是體現民主,以及享受民主的真實表現,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權利與義務,眾聲喧嘩比起寂靜無聲更為可貴。
閱讀更多
2020-01-09
林芷揚
「原本都好好的,但突然左手、左腳沒有力氣癱軟在地,感覺想講話也講不出來!」66歲的陳伯伯日前參加選舉造勢活動,在現場氣氛熱絡時突然倒下,被身旁親友緊急送醫,確診為腦中風後緊急給予治療。
閱讀更多
2019-12-28
林芷揚
近日「肺癌」躍升熱門新聞議題,不僅成了總統 大選 攻防戰的話題,藝人寶媽也傳出罹患肺腺癌,引起許多民眾關注。肺癌已經連續39年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且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發現罹癌時都已經不是早期。以下提供遠離肺癌的方法與肺部健康警訊,提醒民眾平時多加注意。
閱讀更多
2019-12-24
小虎文
旅遊怎麼會是任性地出發?旅行其實始於人性,哪一顆心不想自由快樂、行遍天下。也因此雪兒的旅行紀錄,卻在日後集結出版為《能不能,轉身就遠行?》《自己,才是旅程的終點》兩本書,激起了許多人一起「說走就說」,畢竟人生只有一次,你到底還要等多久?
閱讀更多
3/ 4
第 3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