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何柔嫺
過往傳統的失智照護中心,為了謹慎照顧、避免走失,通常會採取最低風險-對失智症患者採用「把門關上」的照護方式。但這個日照中心卻推倒了高牆,他們為何而做?又如何做到?
閱讀更多
2023-10-11
郭美懿
許多人忽略糖尿病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事實上不論「阿茲海默症」或「血管型失智症」,糖尿病患者的失智症罹病率都會上升。
閱讀更多
2023-10-05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趙閎毅整理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面對失智課題,如何提前辨認 失智症狀 、診斷和及時介入治療,將會是最關鍵的一步。
閱讀更多
2023-09-07
林韋伶
在媒體業工作42年,動腦雜誌前社長王彩雲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有人說,有別的工作比我在動腦,特別是編輯的工作更有趣,那我未免也太沒面子了!」對這個熱愛天天動腦的優秀女性,老天卻開了一個大玩笑。在2017年、王彩雲64歲時,被診斷出額顳葉失智症,動腦雜誌發行人吳進生談起自己結髮46年的妻子,自責地反省:「為什麼我沒有早點察覺呢?」
閱讀更多
2023-09-01
林靜如, 鍾依庭, 彭志煊
依照臺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中,約每十二人即有一位失智者,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五人即有一位。失智人口比例居高不下,衍生的道德、法律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閱讀更多
2022-10-08
郭美懿
編按:「防疫女神」賈永婕曾遭控對母親不孝,扯出舅舅、舅媽利用母親失智意圖搬空名下財產2700萬,讓賈永婕姊弟倆對親舅提告詐欺取財的家醜爭議。賈永婕先後發文說明原委,並於臉書寫下千字文,原來一切的開端,竟是因為賈永婕父親過世時,姊弟倆拋棄繼承、將家產全留給媽媽所導致。雖然台北地檢原本裁定不起訴,不過高檢署認為調查不完備,決定發回重審。而賈永婕之後也在臉書分享舅媽楊悅如放水核貸1.2億元被起訴的新聞,直呼自己原來碰上了「職業級」的金融詐騙慣犯,直呼「要哭了!原來還是有天理,還有公理正義的」。(原文刊登時間:20222/7/22 更新時間:2022/10/08)
閱讀更多
2022-09-29
蔡碧月
編按:精神科醫師吳佳璇歷經2008年母親罹患癌症,照護2年後離世;2015年父親被確診為失智症,自此又開始了她照護失智父親的過程。曾是台大教授的父親失智後行為逐漸脫序,身為醫師的她並不比一般病患家屬來得從容好過,也因如此,更能理解照護者與身邊「熟悉陌生人」的相處境遇。
閱讀更多
2022-08-17
林暐鈞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報告,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的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每三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於2021年公布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2030年失智人口將倍增至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有超過2位失智者,推估台灣年輕型失智症人口,30-64歲也多達12000人,45-64歲則為11324人。
閱讀更多
2022-08-15
數位內容部
去年Netflix熱播韓劇《如蝶翩翩》,描述一位過著平凡退休生活的老先生,在70歲那年出現 失智症狀 ,想趁著病情惡化前再次嘗試年少時的芭蕾夢想,揪心劇情感動不少人,引發不少失智議題的討論。你知道嗎?台灣失智議題同樣迫切,目前台灣失智症人口約30萬人,到2030年將超過50萬人,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罹患失智症的人勢必更多。
閱讀更多
2022-07-25
郭美懿
對林玉敏的第一個印象來自一張照片,影中人身著大紅色亮片流蘇舞衣,颯爽一笑往鏡頭指去,彷彿就要隨著音樂站起來婆娑起舞,那一年她82歲。時隔4年,原以為迎接我的,會是個走路顫顫巍巍的老奶奶,想不到她腳步依舊輕盈,施施然笑道:「我86歲了,看得出來嗎?」
閱讀更多
2/ 6
第 2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