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
丁菱娟
當我們放棄了裝扮自己,也等於放棄了對自己的期望和想像,削弱自己的價值感。活出美麗不只是外表的光鮮亮麗,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閱讀更多
2023-10-18
今周學堂
長期投資是實現財務自由目標的可靠途徑之一,然而,許多人卻常常陷入投資的阿呆谷,難以享受到複利增值的好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未能用適當的方式來投資,並且未能將「閒錢」這個概念妥善運用。一旦急需用錢而且錢必須從投資市場抽錢出來,往往就成為帳上曾經賺錢最後卻賠錢收場的失敗經驗!
閱讀更多
2023-10-17
金美敬
編按:本文作者金美敬(김미경)被譽為「夢想導師」,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MKTV訂閱人數170萬。到45歲為止,她也不過是個無名講師。每天都在寒酸的人生成績單和不確定的未來前動搖。正因如此,她比任何人都還了解現今30到40多歲的人所經歷的憂鬱與不安,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40歲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40歲起的人生課》是她親身體驗後,早一步領悟的40歲功課,也是百歲時代的新人生註解。
閱讀更多
2023-10-16
橘世代編輯部
台灣人壽與政大商學院在今年6月共同發布「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報告,發現台灣民眾開始退休準備平均年齡為36.99歲,甚至有3成以上20歲至29歲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布局退休的準備,顯示大家對提早退休 的渴望。然而,以退休年齡65歲、人均餘命81歲條件計算,退休後還有近20年的光陰,到底怎麼樣的退休生活適合自己?又要為退休生活準備什麼呢?
閱讀更多
2023-10-12
彭蕙珍
「我想做養生村的典範,我要做第一。」台灣房屋集團總裁彭培業2015年在新竹關西,花6年時間向26位地主、買下6千坪地蓋養生村。斥資60億、以「永續概念」打造台灣首座頂級銀髮友善,並結合環境、溫泉、餐飲、醫學、護理五合一的「亞洲健康智慧園區」,週四(10/12)正式落成啟用。「亞洲健康智慧園區」預計蓋6棟,5棟為住宅,總共有388戶,另有一棟88床的護理之家,預計明年落成。他表示,388戶有8成出售,已經完售,2成出租。未來在中部、南部都會蓋「亞洲健康智慧園區」,以1館、2館、3館區別。明年將和日本高級養生村簽約,只要是住戶就能去住,「我要讓住戶『分時度假』,晚年可以到世界各國開闊視野。」年逾60歲的彭培業想將「亞洲健康智慧園區」打造成華人第一品牌。但他強調:「我不是養生宅大亨,我要成為健康服務者的志工。」
閱讀更多
2023-10-11
陳子萱
《今周刊》週三(10/11)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論壇,邀請遺產繼承法律專家劉韋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探討如何從退休理財規劃、預立遺囑,為樂齡族創造人生的幸福下半場。
閱讀更多
2023-10-07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台灣現已進入高齡社會,父母的長照問題成為 子女 必須面對的課題,無論是同住照顧,或是將父母送至安養院,背後都會有不同的困境。一名網友抒發了他在家中照顧父母的精神壓力,想送去養老院卻反被父母罵「不孝」。
閱讀更多
2023-10-05
比爾‧柏金斯
編按:你是否想過,在你死前沒把錢花光都是浪費?最佳的金錢分配策略是什麼?如何在時間、健康與金錢之間取得平衡?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認為:如果你花了許多時間去賺錢,卻根本來不及在死前享受到那些金錢,那你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因為金錢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更重要的目標是享受生命。但是,很多人卻為了賺錢,犧牲了更重要的目標。比爾.柏金斯提出的「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是指,只要存夠退休的錢,並且要給家人、要捐作慈善的錢都給了,你就應該充分享用金錢、投注更多精神創造難忘的人生經驗──不要在辦公室耗上更多時間,也不要等到年紀太大,什麼都做不了才後悔莫及。
閱讀更多
2023-10-02
劉韋德 律師
最近有個朋友問我一個法律問題,案情是她舅舅上個月自殺了,她這個舅舅無配偶 子女 ,死後留下一千多萬的債務。
閱讀更多
2023-09-25
劉韋廷
俗話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孩子是許多父母一輩子努力想要守護的目標,希望他們衣食無憂、有一番事業。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