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安寧緩和

顯示第 911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01

失智症末期要不要急救?安寧療護給病友善終

tCol 2018-05-03

林芷揚

失智症末期要不要急救?安寧療護給病友善終

失智症晚期和癌症末期一樣,都是威脅生命的重大疾病,但台灣社會普遍對此認知不足,因此對失智症晚期仍積極救治,使得許多病友在生命末期仍承受諸多痛苦。

閱讀更多

不讓「在家善終」變奢望  居家醫療如何提供解方?

tCol 2018-04-18

楊明方

不讓「在家善終」變奢望 居家醫療如何提供解方?

「一個人想在喜歡的環境善終,比登天還難!」很多人不知道,想圓滿在家善終的心願,只簽「預立 安寧緩和 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是不夠的。取經自日本、在台灣萌芽的居家醫療,正努力扭轉現狀。

閱讀更多

穹頂之下的隱憂》安寧病房只會有愈來愈多的肺腺癌病人

tCol 2017-12-07

許禮安的安寧療護與家醫專欄

穹頂之下的隱憂》安寧病房只會有愈來愈多的肺腺癌病人

醫界已經證實,目前國人深受威脅的「肺腺癌」,主要原因不是吸菸,而是空氣污染。若現在不趕緊處理PM2.5和污染防制,未來則會有治療不完的肺腺癌病人,然後很快的就會需要接受安寧療護。

閱讀更多

那一天 我簽了爸爸的放棄急救意願書

tCol 2017-10-29

愛長照

那一天 我簽了爸爸的放棄急救意願書

要減少內心深藏的罪惡感,首先要放下對自己的批判與評價。當初會選擇簽署意願書,通常是在家人有共識後所下的決定,而這已經是「那時候覺得最好的決定了!」 有時候,最大的批判者可能是自己,請試著原諒自己,當初那個為了大家,站出來簽下放棄急救意願書的人,是勇敢又有力量的,請不要責怪自己,讓心自由。

閱讀更多

避免家屬鬧翻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可解套 插不插鼻胃管?先問「有沒有意義」

tCol 2017-05-11

林思宇

避免家屬鬧翻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可解套 插不插鼻胃管?先問「有沒有意義」

為了一條鼻胃管,知名作家瓊瑤槓上丈夫平鑫濤前妻的三個子女,引發社會討論;專家建議,身為病患家屬,應以有需要、有意義、有品質、無代替方法後,才考慮放置。

閱讀更多

獨家民調》83.5%民眾支持病人自主選擇」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tCol 2016-06-02

撰文/陳玉華、研究員/楊明方

獨家民調》83.5%民眾支持病人自主選擇」 預約我的美好告別

人生,終有一死,但我們一輩子在逃避這個結局。在科技發達下,越來越多人在醫療現場被延命加工,一息尚存,卻毫無尊嚴。年初,亞洲第一部善終法案《病人自主權利法》立法通過,開啟「自己善終,自己來」的新紀元。死亡,不再是禁忌與懼怕,而是生命的凝視與整理。清楚交代,告別摯愛。人生最後一哩,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

閱讀更多

我在金山和你說再見

tCol 2013-12-26

鄭淳予

我在金山和你說再見

「你的病攏好了,今嘛能行能跑,攏袂痛啊。」醫師向前一鞠躬,脫下身上白袍,記下阿公「作仙」的時間。一旁的護理師們,輕柔地為阿公擦拭身體,一邊對阿公說:「阿公,多謝你乎阮甲你照顧,多謝你用性命乎阮教……」當生命走到尾聲,你想要什麼樣的道別場景?在金山,這個菩薩心的團隊,陪伴生命末期的鄉親走完最後一段路。沒有痛苦、沒有罣礙,這場「道別」,全是「道謝」……。

閱讀更多

幕後推手》黃勝堅 從救命到顧命 永遠可以更用心

tCol 2013-12-26

鄭淳予

幕後推手》黃勝堅 從救命到顧命 永遠可以更用心

他是台大最有權威的神經外科名醫,全盛時期,外科界盛傳,「只要是有頭的病人,都會在他手中活下來」。但在登上醫療頂峰後,他才看見,從來都是病人在度化不願投降的醫師。走過意氣風發之後,他選擇用圓融的智慧與無微不至的體貼,讓一場醫療革命溫暖綻放。

閱讀更多

名人談慎終》徐生明妻 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 照你的話做 讓你有尊嚴地離開

tCol 2013-12-26

謝榮瑤口述、辛曉昀整理

名人談慎終》徐生明妻 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 照你的話做 讓你有尊嚴地離開

徐生明生前簽署「預立選擇 安寧緩和 醫療意願書」,讓太太在面臨徐生明即使挽回生命,也可能變成植物人的情況下,選擇放手。「善終」不僅讓往生者走得平順,更關照生者的情緒,能從離別中釋然。

閱讀更多

到時也會勇敢放手

tCol 2013-11-28

鄭弘儀(節目主持人)

到時也會勇敢放手

有時我想:「當初,如果我不娶我太太,她可能撐不到現在!」但結褵近三十年,雖然很多時間在醫院裡進進出出,我必須說:「辛苦沒有少,但後悔不曾有!」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