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
林芷揚
一位40多歲的女性在家突然昏倒,在無外力撞擊的情況下,呈現意識不清、身體左半邊無力等狀況。緊急送醫後確診,腦動脈瘤破裂造成腦出血,緊急開刀。腦動脈瘤好發於30~60歲女性,高血壓、抽菸都是危險因子,應特別注意。
閱讀更多
2019-09-05
林芷揚
編按: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日前因在節目中指出,憂鬱症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知足」,應多看自己擁有的而不是失去的,引來各界一陣撻伐,認為他並不瞭解憂鬱症的真正病因,這樣的言論是歧視、污名化的行為。事實上,憂鬱症通常是多重病因引起的,而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男性高;更年期時,因女性荷爾蒙變化,也是容易有情緒困擾的時期,應多加留意。(2020/03/13更新)
閱讀更多
2019-06-24
華人健康網
愛吃高脂肪食物、肥胖的女性,小心容易罹患乳腺癌。但是,有不少女性當發現乳房有腫塊時,可能精神會大崩潰,以為可能罹患乳癌了,而提心吊膽。幫好萊塢女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做預防性切除乳房,擁有22年乳房手術經驗的美國乳腺癌外科醫師,特別揭開有關乳癌的常見迷思,包括:「乳房有腫塊就是乳癌」、「家族有人有乳癌,自己就會得乳癌」,以及「停經前乳房疼痛就是乳癌」,到底真相如何?
閱讀更多
2019-06-13
郭依瑄
原來,吳念真的生活跟平常人沒甚麼不一樣,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改劇本、拍廣告、公益演講,桌上一疊疊的書像堆小山,「每天我都在『爭取』獨處的時間!」眼前這位已經66歲的歐吉桑笑著說,他最近才學會了拒絕,慢慢把時間還給自己。
閱讀更多
2019-05-31
吳鴻麟
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雖然算是好事一樁,但增加的壽命卻大多是在看病、求診或住院中度過,從前述衛福部公布的各項醫療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慢性疾病或 家族遺傳 性疾病,將是高齡者醫療就診及住院頻率最高,且將來醫療負擔最多的項目。
閱讀更多
2019-04-10
邱宜君
男或女、胖或瘦、有沒有肝炎、常不常喝酒⋯⋯罹患脂肪肝的人,什麼類型都有。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統計,台灣有3∼4成人口有脂肪肝,是最普遍的肝病,比B型或C型肝炎帶原人數多得多。但相較於社會大眾對病毒型肝炎防治的重視,無藥可吃又不痛不癢的脂肪肝,卻經常被忽視、拖延,是導致肝癌的新隱憂。如何逆轉肝防肝,以及高血壓、高血糖、肝炎和降低體重,醫師說這些方式很有效。
閱讀更多
2018-09-12
林芷揚
40歲的林小姐今年初摸到乳房有硬塊,就醫後發現有2~3公分的腫瘤,初步診斷是原位癌,但因鈣化點分布範圍達7公分,需要做乳房全切除手術,初期林小姐害怕術後影響外觀,遲遲沒有接受治療。
閱讀更多
2018-07-26
林思宇
日本二十二歲藝人罹患胃癌,四個月後驚傳離世。醫師提醒,年輕族群罹胃癌易輕忽;除了高危險群須定期追蹤之外,飲食要少吃高鹽、醃漬、含有防腐劑之加工食品。
閱讀更多
8/ 9
第 8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