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
陳怡如
隱藏在國寶背後的修復師,看盡千年文化流轉,他們在一方斗室中,奉獻光陰歲月,用一雙巧手,撫平傷痕,為文物續命,讓千古風華,再度湧現。
閱讀更多
2018-04-02
戚海倫
「自從成為照顧服務員之後,我覺得自己開朗多了,也更有自信了!」現年65歲的張瓊琬,回想過去9年多、投入照服員工作,臉上滿是笑容。如今樂在居家服務的她笑著說:「可以的話,我會繼續做下去!」
閱讀更多
2018-03-23
新高齡社會
台灣從今年開始,長照政策有許多變革,包含包裹給付、失智共照、跨專業領域整合型延緩失能(或稱為復能計畫)。一般對於經費分配的討論,著墨已多,但有一個非常關乎政策品質的問題,討論卻還相對有限,那就是人才培養,尤其是照服員的養成。
閱讀更多
2018-02-12
萬年生
現年三十八歲的台灣IBM市場行銷暨公共關係處副總經理(即行銷長)高孟華,不只管理三個團隊、近三十人,負責公司行銷策略與市場開發、企業社會責任等重要業務,曾工作忘我到一整天幾乎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但另一面,她也是一個四歲小女生和六歲小男生的媽,每周五都接送小孩上空手道課,每周也至少有一天親手製作愛心午餐便當,親子關係經營得妥貼良好。
閱讀更多
2018-02-12
萬年生
虎尾馬拉松二十三公里分組冠軍、台北馬拉松二十一公里第五名、金門馬拉松全馬第二名……,很難想像,二十四歲的呂冠霖兩年前只能跑四公里,現在他卻征戰國內外馬拉松賽事。今年四月,在全球以嚴苛錄取門檻著名、無數跑者心中的「終極殿堂」:波士頓馬拉松,也將看到他的身影。
閱讀更多
2018-02-01
賴若函
在國內十個內科次專科醫生中,專攻胸腔科的人數,去年跌到史上最低,「錢少、事多、離監近」的高壓環境,讓重症醫療崩壞的問題浮上檯面。
閱讀更多
2018-01-30
愛在三采閱讀、圖片來源:達志
東大畢業的社會精英自殺事件─每當發生這種事,媒體很常解讀成「因為小時候一路順遂,所以一遇到挫折就受不了」。但我卻不這麼想,因為我身邊也有許多經歷相同挫折的人,但他們並沒有發生那樣的悲劇。那些無法跨越挫折的人是因為「只有一根心靈支柱」,所以不管以什麼作為支柱都無妨,可以是自己熱衷的興趣、和家人之間的連結、志工活動或副業。
閱讀更多
13/ 15
第 13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