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
郭美懿整理
研究發現,台灣膀胱過動症盛行率約18.6%,女性更高於男性,推估國內約有428萬人為膀胱過動症所苦。治療膀胱過動可從調整生活習慣、減重、膀胱訓練、凱格爾運動等來著手,嚴重者也可以搭配藥物,但卻可能有口乾、嚴重便秘等副作用。醫師建議,狀況明顯者可考慮「脛神經刺激術」,其好處是微侵入性,多數病患入針時無明顯疼痛感,對男性患者來說,則不會影響膀胱收縮與排尿速度,是不錯的新選擇。
閱讀更多
2024-04-26
林靜芸 醫師
根據聯合報113年1月30日的報導,曾獲父親楷模表揚的男子,無法安撫多重身心障礙的兒子入睡,以手機充電線勒死兒子,被判刑四年。報導指出父親照護兒子近20年,悉心撫養,也帶兒子四處就醫,參加社福團體課程,讓兒子學技藝和人際相處,自己也不斷學習如何改善親子關係。由於承受長期照護的壓力,這位父親罹患憂鬱症。案發前適逢員工離職,父親需要獨力完成工作,加上兒子治療成效不彰等等多重壓力,才會犯案。
閱讀更多
2024-04-24
NOW健康
時值入春,氣候變化多端,乾癬病症仍不易完全消退,聖元中醫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此時應積極調理,可望加速修復,到了夏天陽光充足時,乾癬症狀有機會明顯減輕。而誘發乾癬成因很多,通常是由先天基因遺傳或個人體質,再加上後天環境、氣候和壓力等因素交互影響所致。
閱讀更多
2024-04-11
數位內容部整理
花蓮強震發生第8天,週三(4/10)受困砂卡礑步道的游姓一家五口,在重型機具開挖後陸續尋獲,其中一幕讓不少民眾看了難過流淚,疑似是游母抱著孩子一起遇難,在大石落下以身護兒。而在白楊步道與駐紐前代表蔡爾晄女婿貝迪瑞(Dimitris Belbas)一同受困、推著娃娃車的林姓一家人,則是在順利脫困後,於臉書上寫下4/3「這個難忘的一天」。他說,直到發文的半夜,都還能清晰憶起退回山洞後、那顆落石擊中的點,就是推車的位子,「黃色的塵土紮實地將我們家往隧道內部推去」、「心中只有最壞的打算,但至少我們會一起,不會有人會被遺留」。
閱讀更多
2024-04-08
張祐嘉(楊陽老師)
教育部統計,學生自殺通報五年飆升八倍,補習班前線,一班有近三成孩子看身心科。比起擔憂成績問題,更重要的是探究在成績背後,究竟是「什麼」讓孩子出了問題。身處補教最前線,近二十年來,種種教育怪象在張祐嘉眼前輪番搬演,不計其數的孩子從教育高塔墜落,來不及被接住……教育本應是昇華可塑性、構築夢想的殿堂,卻在社會及家庭的扭曲壓力下,變形成殘酷的修羅場,一個孩子的成長竟成了以成績決定人格,無休止的痛苦學習。大人膜拜高分,卻漠視問題的「根源」,還會有多少孩子成為榜單祭品?
閱讀更多
2024-03-26
楊月娥
在台灣選擇居家照顧或安養中心,都有固定行情,無論聘請哪一個國籍,印尼、越南、菲律賓的居家看護,所需費用都差不多,還要再加上健保、就業安定基金、仲介費用、加班費等,總額相當於大學生剛出社會的月薪,且居家照顧等於要多兩個人(病者及看護)的生活開銷以及居住空間,因此總體花費應該是在安養中心較為划算。
閱讀更多
2024-03-21
郭美懿
才從3天的小旅行歸來,徐瑜璘像是汲飽了陽光與空氣,格外顯得神采奕奕。身為6年級生後段班,她是職業婦女、也是三寶媽,卻硬是擠出時間,拋夫棄子一個人去旅行,讓人詫異又羨慕無比。「我一年大概會出去一次,即使跟團出去,也會需要一段時間是我一個人。」對她來說,一個人的獨處時光是放鬆、是療癒——做什麼事情無拘,卻都是珍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閱讀更多
2024-03-15
張德芬
幾乎每個人都嚮往擁有美好的婚姻,可是為何現實總是不如人意?這是因為很多人在進入婚姻之時,都還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狀態。我經常講,在內在成長這條路上,我像一位資深導遊,孜孜不倦地為大家引領人生之路。親密關係的修煉亦需要指引,首先你要看清婚姻的本質,它與戀愛有何區別,這樣你才能清晰地知曉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以及到達的方式。
閱讀更多
2024-03-08
廖心筠
每次到府整理遺物,我們看見的不只是物品,而是一家人共同生活的畫面。說到底,我們整理的不只是物品,而是一段回憶。唯有願意鬆手,和過去好聚好散,才能敞開雙手擁抱未來。
閱讀更多
2024-03-07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雖然我愛我的家人,但我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個人空間和自由。拒絕過分的要求,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家人跟自己。拉出一些空間,我們才有呼吸的可能。
閱讀更多
5/ 30
第 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