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
郭美懿
因為肥胖引發心肌梗塞真的不是都市傳說!前急診醫師陳威龍曾因工作、攻讀博士兩頭燒,日夜顛倒、暴飲暴食,一年內胖近10公斤,在實驗室突發心肌梗塞,幸虧學弟及時發現送醫,在加護病房住了1週才撿回一命。重生後的他從攝取大量精緻澱粉轉為低碳飲食,改喝無糖豆漿或糖分較少的卡布奇諾,成功減重20公斤。
閱讀更多
2024-08-16
郭美懿
今年夏天特別熱,許多人狂吃冰品消暑,但可要小心別誤踩高糖地雷,讓血糖劇烈波動!有醫師就分享案例,表示52歲女病患原本血糖控制良好,但入夏氣溫動輒飆破30度,她大啖剉冰消暑,雖刻意將「糖水減半」,但因為愛吃芋圓、粉圓等高醣配料,血糖還是狂飆。醫師也建議,如果真想吃冰,剉冰比雪花冰好,霜淇淋較冰淇淋熱量低,改用杯裝而非甜筒,都是較好的選擇。
閱讀更多
2024-07-19
柴田重信
編按:在這個全民拚健康的時代,我們為了保健養生、維持合度的身材,無不卯足了勁,可是卻看不到努力的成果,為此深感挫折。生活中充斥這麼多聰明瘦身、逆齡抗老、延年益壽的妙方,為什麼還是幫不上忙呢? 其中一大原因,就在於忽略了「時間因素」。比方說,為了節食瘦身,關於「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要怎麼吃」的資訊眾多,但卻沒有仔細說明「何時該吃(或不該吃)」的時機問題。如果能注意正確的「時間概念」,知道「何時吃不容易發胖」「何時運動容易瘦下來」,那麼無論是採用的方法或是獲得的成果,都將大不相同。醫界也將「生理時鐘和生活節奏同頻」做爲預防代謝疾病等生活習慣病的有效處方。本書作者柴田教授是藥學博士,他在書中特別強調三大重點:早上曬太陽、認真吃早餐、從晚飯到第二天早餐之間堅持12小時的小斷食。這麼做即可重新調校生理時鐘和生活節奏的誤差,扭轉容易堆積脂肪、形成代謝障礙的惡習,塑造健康體質。
閱讀更多
2024-07-11
學老誌/曹賜斌 曹賜斌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抗老化醫學愈來愈熱門,它涵括抗老化生活及抗老化醫療兩大項,前者包括抗老化的餐食、運動、睡眠、營養品補充及壓力解除等,後者包括補充賀爾蒙、排除重金屬、生化檢驗與體適能檢測、客製化抗老化醫療規劃與處方及基因改造等。個人除了受整形外科醫學的專業醫師訓練,同時也是美國抗老化醫學會(A4M)會員,因此,對抗老化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與實踐。提到抗老化的實踐,雖說醫療是重點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抗老化實踐。
閱讀更多
2024-05-10
郭美懿
50歲以上國人約有20~30%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在65歲以上女性,每4位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症,一旦演變成骨質疏鬆性骨折,死亡率跟乳癌第3期患者不相上下。許多人會想透過食物補充鈣質,但醫師提醒,傳統豆腐與豆乾固然可以補鈣,但「豆漿」卻幾乎不含鈣質,吃素者應透過其他豆製品來補充。
閱讀更多
2024-05-09
NOW健康
頭痛一旦發作起來,輕微時或許還能忍受,但如果持續抽痛,嚴重甚至伴隨噁心、嘔吐等情況,感覺與一般頭痛有所不同,小心可能是偏頭痛上身,若出現每次發作愈來愈痛、或次數頻繁,應盡速尋求醫師診治。
閱讀更多
2024-02-15
翁申霖 整理
春節假期過去,面對體重的時刻來臨!想要順利減重,單靠節食有用嗎?日本一名66公斤的中年婦女為了想加把勁減肥,曾試過各種節食方法,卻在看到成效後又很快復胖,最終只靠「調整飲食」,便在一年內成功減掉11.5公斤,衣服尺寸也從XL號變成M號,她在三餐照吃的情況下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閱讀更多
2024-02-02
郭美懿
據衛福部調查,民眾在過年後平均會胖2公斤,除了年菜大餐,聊天、追劇必備的榚點零食,也多是熱量偏高的食物,再加上聚會少不了小酌一杯,若沒有運動習慣,體重很容易就失控。對此,腸胃科醫師建議改變飲食順序,先吃高纖蔬果並控制食量,同時以低卡水果、零食,來替代高油高糖的糕餅糖果。
閱讀更多
2024-01-02
郭美懿
許多人都有白頭髮的困擾,但除了年齡與基因等因素,長白髮也可能與某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甚或是身體缺乏部分營養素所致。營養師提醒,除了「少年白」的基因問題,生活壓力、抽菸、酗酒或過度曝曬在紫外線之下,都有可能提早出現白髮,建議民眾要盡量維持正常作息,同時也可以補充維生素B12、C、D以及蛋白質、鐵、銅、鈣、鋅等8種營養素,找回烏黑亮髮。
閱讀更多
2023-12-26
郭美懿整理
入冬後天氣轉涼溫差大,手腳冰冷讓人凍未條,甚至凍到晚上難以入睡,或是招身邊人抱怨,究竟在飲食上,可以怎樣改善這情形?營養師指出,有些人即使天氣不冷,手腳一樣冷冰冰,所以也可能是貧血、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毛病使然。不過這些幾乎都與血液循環有關,因此飲食上可多補充鐵、鎂、B群、維生素E等四大營養素,提升血液循環,也就能改善手腳冰冷問題。
閱讀更多
2/ 17
第 2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