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蔡佳伶整理
林小姐是一名經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四十歲過後,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常跑廁所,有時一小時就得去兩三次,但每次排尿量都很少。尤其是工作壓力大、忙碌時,她甚至會在半小時內跑廁所近十次,一天頻尿三十多次!
閱讀更多
2024-05-13
NOW健康
依據110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診斷為乳癌個案為1萬5448人,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有2834名女性死於乳癌,是婦女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乳癌防治為女性的重要健康議題,建議符合國民健康署補助乳癌篩檢的年齡範圍者,應儘早至各大醫療院所定期接受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2024-03-20
郭美懿
近期天氣劇烈變化,因感冒至醫院看診人數也明顯增加,明明都已經看醫生、也按時服藥,為什麼感冒一直好不了?難道是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嗎?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吳芝穎表示,一般人感冒病程3至10天屬正常範圍,無需過度擔心,但年長者、孩童或慢性病人若是感冒期間症狀惡化,建議立即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及治療。
閱讀更多
2023-12-01
NOW健康
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直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6,829人,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每年約有6,000多人死於大腸直腸癌。所幸,沒有發生RAS基因突變的患者,臨床上已有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可使用,有望縮小腫瘤、提升手術切除機會;就算無法手術,亦可延長存活期,為患者帶來長期疾病控制、甚至治癒的希望。
閱讀更多
2023-06-09
長春藤醫學新知
鑑於幹細胞治療用於血癌、淋巴癌等血液相關癌症的效果已被認可,其他癌種也抱持著微弱的希望,但因為臨床測試不足,因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呂隆昇、血液腫瘤科專任主治醫師蔡佳叡有個願景:建置周邊血造血幹細胞銀行。
閱讀更多
2023-05-12
數位內容部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知名作家李家同週四(5/11)在臉書發文表示,日前做了攝護腺切片檢查,結果確定罹患攝護腺癌。李家同說,至於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要看以後的檢查才知道,「我猜我的癌症還沒有太嚴重的擴散,理由是我還在若無其事地打網球。如果是癌末,大概打不成網球吧。」
閱讀更多
2023-03-14
李易紓整理
台灣本土經典復仇劇《台灣霹靂火》、《台灣龍捲風》編劇、前三立創作中心總監鄭文華去年12月因咽喉癌離世,享壽65歲,長眠於慈恩園,3/10是鄭文華百日,遺孀媛媛(邢宇凌)表示,華哥(鄭文華)在對抗病魔期間仍不忘創作,甚至持續構思故事,展現強大生命力,她也謝謝觀眾至今還記得鄭文華。
閱讀更多
2023-03-01
李易紓整理
總統府資政辜寬敏於周一(2/27)上午8點55分辭世,享耆壽97歲。1926年出生的辜寬敏,是台灣望族鹿港辜家成員,其台獨立場鮮明,已逝前海基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辜振甫是他同父異母的兄長。台北榮總表示,辜寬敏是住院中過世,是否為肺腺癌等病況細節不便說明。據研究統計,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早期肺腺癌,常被形容為「靜悄悄」的癌症,多數肺腺癌患者,本身無抽菸習慣、不焚香拜拜,也沒有天天下廚,加上症狀與大部分肺疾病相似,而常被忽略,一旦診斷出來時,往往已是晚期。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特別提到,十大癌症死因之首--肺癌已經蟬聯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一名都是肺癌,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陳晉興說,「我們的肺就像冷氣機的濾網,冷氣機可以洗,我們的肺只有一個、要跟著到老,民眾要重視空汙對肺癌的影響,而且定期做肺癌篩檢,也就是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只有LDCT可以提早救命」。
閱讀更多
2023-02-16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內科部胸腔科 陳彥甫醫師
編按:肺阻塞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位,估算台灣40歲以上成人約有6.1%罹有肺阻塞,以人口推估,約有88萬至100萬人罹患此症。2018年病逝的資深藝人孫越,就因肺阻塞(COPD)急性發作送醫,搶救23天後仍引發敗血性休克併呼吸衰竭,終年87歲。「孫叔叔」孫越是知名老菸槍,即使51歲成功戒菸,仍在戒菸22年後診斷出肺腺癌,晚年更飽受肺阻塞之苦,不僅走路、說話都會喘,更因免疫力下降易發燒而頻頻送急診。肺阻塞主要是因為長期吸菸導致,也有人因長期吸到二手菸、廚房油煙而患病。醫師提醒,肺阻塞是「不可逆」的病症,一旦「咳、痰、悶、喘」4癥兆出現2項以上,特別是咳嗽超過3週以上,一定要儘速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22-12-23
呂秋遠
編按: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去年底被控棄養雙親,再被親妹妹指控逃漏稅,昨天(12/22)與妻子遭檢調約談,經漏夜複訊後,今天將兩人請回。蘇怡寧的親妹告發,蘇怡寧於民國94、95年間與臍 帶血 公司進行服務技術合作,明知她旅居美國且未對該公司提供勞務及獲取報酬,卻向對方聲稱她是技術團隊成員。蘇怡寧與家人鬧上法庭已非第一次,過去蘇父不滿他多年未回家探望病母,指控蘇怡寧涉及《刑法》遺棄罪。當時蘇怡寧透過臉書回應,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來形容家務事。他直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黑暗的角落,其實我也是,只是從來沒想過,這個最大的黑暗,會是來自你的家人,而且是你的父親,也從來沒想過會有需要把這種黑暗讓大家知道的一天。」蘇怡寧表示,當初創立診所時,父親曾支援200萬元,但幾年後慧智基因公開發行,父母卻不願投資,沒想到公司上市後卻反過來要股票。他認為創立診所與開公司是兩回事,父親種種控訴是情緒勒索。今年3月高檢署調查後,認為蘇父夫妻名下有多筆房地產、股票與存款,蘇母雖然年邁並患有疾病,但目前有固定住所,且生活起居都有人照料,醫療費用、生活開銷都沒問題,並無不能生存的情形,以此駁回上訴。儘管最終結果出爐,但「家務事」攤在陽光底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痛。律師呂秋遠提醒,儘管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父母子女間,只有愛,沒有孝順。不愛了,父母子女也就是路人,血緣沒什麼了不起的,愛才是最大。用孝順要脅子女,只會讓子女逃得更遠。(原文刊載於2022/6/20,更新於2022/12/23)
閱讀更多
1/ 6
第 1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