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
萬特特
特語錄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傷害過我們的人。」蔡康永回道:「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如今道歉似乎成了「護身符」和「滅火器」,但做錯事並不是認錯並道歉就可以結束,你要在道歉之後,接受對方負面情緒的反撲,哪怕結果是不原諒或從此斷絕關係,你都要接受這個結局。
閱讀更多
2021-04-09
戴登雲
我家住在離學校不遠的一棟老房子裡,隔壁鄰居把房子租給了一戶人家。租戶的女主人買了一台機器,在家裡加工服裝。她經常敞著門在機器上忙碌,我出門看到她時,總是微笑著點個頭,算是打個招呼。
閱讀更多
2021-01-29
艾爾文
很多時候我們把別人看得太重,把自己又看得太輕,所以才會事情發生時只為別人想,被傷到了還怪罪自己做錯什麼。好意,要用在也懂得那份好意的人身上,留給不知道要珍惜的人,也只是讓他們得寸進尺而已。
閱讀更多
2020-12-01
佐光紀子
其實,我們應該先重新劃分家裡的打掃空間,因為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共用的,若仔細想想,根本不需要去幫忙打掃孩子們私人的房間,那屬於他們的責任。所以,不如轉變一下想法,認知到「家庭主婦、主夫」只需要負責「共用空間」就好了。
閱讀更多
2020-09-30
李維文
「斷捨離」能否生效,取決於是否立刻開始行動,如從刪掉第一個不再有交集的聯絡人開始。
閱讀更多
2020-09-29
雪兒Cher
讀者A私訊給我,說最近上班遇到不可理喻的瘋子同事,礙於情面以及職場潛規則,就儘量催眠自己「千萬別跟這種小人計較,引起衝突又何必。」
閱讀更多
2020-09-24
周維麗
最近有個朋友常常跟阿豪借錢,阿豪向來是個熱心的人,朋友有難一直都是義不容辭、仗義相助,所以他很快就答應借出一萬元,可是朋友卻執意要三萬元才行,這讓阿豪很為難,因為他不只要還房貸、車貸,加上自己的母親最近生病住院也花了很多錢,能夠出借一萬元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閱讀更多
6/ 11
第 6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