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9
李若雯
從小到大,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一直都是菁英遊戲的勝出者,但終其一生,他的夢想都是能搗毀這場遊戲。於是,他完成了斲斷階級複製的直接實踐:收養一個女兒。
閱讀更多
2024-10-25
徐超斌, 謝其濬
徐超斌回到達仁鄉衛生所,全心全意為鄉親服務,因為醫生不夠,他每月工作超過四百小時,一星期巡迴醫療的車程足以環島一周。用生命治療病人的「超人醫師」,最後不堪負荷,還是倒下了……
閱讀更多
2024-10-19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韓劇中的主角常拿鋁鍋煮泡麵,讓人食指大動,不過,網路又有流言,指用鋁鍋可能讓人失智。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鋁鍋如果遇到酸性東西,鋁就容易釋出,因此用鋁鍋時,不要放進韓國泡菜、番茄等酸性食物。毒物專家招名威則指,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鋁元素與阿茲海默症患者間有直接關聯。
閱讀更多
2024-10-09
郭美懿整理
長者、熟齡族常有全身發癢、紅斑、龜裂等皮膚問題,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皮膚保水功能下降、防禦力減弱所導致。醫師提醒,進入熟齡後可從「營養均衡」、「適度清潔」、「保濕保水」、「防曬」4大方面呵護肌膚,除了攝取充足水分、多補充維生素C、綜合維生素等,也要勤保濕、防曬、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若出現任何皮膚問題,也該先尋求專業醫療諮詢,再進行照護較適切。
閱讀更多
2024-10-08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王教授出身在經濟拮据的家庭,童年時經歷許多艱辛,當她成為母親後,便想把自己所沒有的一切都給予兒女,甚至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也難以拒絕。然而這樣的養育方式,卻逐漸讓兒女變得依賴,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成了大家口中的「媽寶」。在外作育英才無數的她,回家卻成了失敗的媽媽,究竟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與放手,既不養出媽寶,也不成為寶媽呢?
閱讀更多
2024-10-01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發現即使勤擦保養品,也難以阻止細紋的出現。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其實,除了外用保養品,我們更應該從飲食著手,補充抗老營養素。」 她為我們介紹了維持肌膚健康的關鍵營養素,以及如何從日常飲食中攝取這些營養。同時,高敏敏也提醒在炎炎夏日中如何做好防曬,避免陽光加速肌膚老化。
閱讀更多
2024-10-01
郭美懿
進入更年期,難道連呼吸都會胖?不少更年期女性再怎麼節制飲食、加倍運動,體重仍然失控。減重專科醫師鄧雯心表示,年期肥胖主要來自「雌激素不足」、「壓力荷爾蒙異常」、「胰島素阻抗」以及「肌肉流失」等4大原因,重點不是「吃少」,而是「吃對」。鄧雯心建議,針對更年期設計專屬的「211餐盤」,掌握5大重點吃對食物並增加肌力運動,提升代謝,才是對抗更年期肥胖最有效而長久的方法。
閱讀更多
2024-09-28
聯合報 記者江良誠
南投縣有民眾購買草屯鎮知名手工麻糬,沒吃完的麻糬放冰箱冷藏,沒想到隔天麻糬變得硬梆梆,難以下嚥,直呼可惜。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透露保存技巧,麻糬可以放在冰箱存放,但要訣是「冷凍」而非「冷藏」,才可維持Q彈好口感。
閱讀更多
2024-09-23
莊宜芳醫師
記性不好有時不是記憶力問題,而是最初的注意力不足。注意力或信息處理速度在20至30歲達到頂峰,此後隨著年齡增長幾乎呈直線下降。隨著年齡增長,更加容易分心,注意力持續的時間也相對縮短。因此,進入老年後,若仍堅持多工處理的習慣,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
閱讀更多
2024-09-22
郭美懿整理
現代醫學進步,加上保養得宜,許多人即使有了年紀也能保持凍齡,但研究指出,人體到了某個年紀後,會突然出現「斷崖式衰老」,時間點分別為34歲、60歲與78歲。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大家應該趁年輕時為斷崖式衰老做準備,在生活上做出6個改變,來延緩大腦與身體老化。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