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徵兆

顯示第 141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口腔癌發病到死亡時間短!中醫師:出現6症狀,應趕緊就醫

tCol 2020-08-06

NOW健康

口腔癌發病到死亡時間短!中醫師:出現6症狀,應趕緊就醫

根據衛福部公布108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已連續38年蟬聯首位,其中口腔癌的平均死亡年齡僅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了10年以上,屬年輕型癌症,且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而香菸與檳榔就是口腔癌的最大兇手!

閱讀更多

戶外活動頭暈、噁心,可能中暑了!「3要訣」預防熱傷害的11種徵兆

tCol 2020-07-28

楊雅婷

戶外活動頭暈、噁心,可能中暑了!「3要訣」預防熱傷害的11種 徵兆

最近台灣夏季室外氣溫動輒攝氏36度以上,甚至有時會高達攝氏39度,在如此高溫的豔陽照射下,熱傷害就診人數屢創新高。

閱讀更多

胸悶、呼吸困難,以為是中暑?醫師:可能是心肌梗塞徵兆,6招護心養出強心臟

tCol 2020-07-22

楊雅婷

胸悶、呼吸困難,以為是中暑?醫師:可能是心肌梗塞 徵兆 ,6招護心養出強心臟

炎炎夏日,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也要特別當心。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 徵兆

閱讀更多

不吝表達喜悅,不忘讚美他人!受照護者應具備的10大素養,讓照護關係和諧、良好

tCol 2020-07-21

上野千鶴子

不吝表達喜悅,不忘讚美他人!受照護者應具備的10大素養,讓照護關係和諧、良好

我之所以研究照護相關問題,是希望自己能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否則就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品質。以下是依據我研究成果所整理出來,如何能享受良好照護服務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受照護者應具備的十大素養。

閱讀更多

你知道室內仍會發生熱傷害嗎?專家建議:冷氣設定「最佳溫度」,這3招有助散熱

tCol 2020-07-14

楊雅婷

你知道室內仍會發生熱傷害嗎?專家建議:冷氣設定「最佳溫度」,這3招有助散熱

台灣夏季室外氣溫動輒攝氏35度以上,有時會高達攝氏37度,因此造成熱傷害就診人數屢創新高,7月短短10天,至急診人次高達190人次,較去年同期116人次,上升1.6倍!若體溫升高、頭痛、頭暈及嘔吐等症狀,就可能是熱傷害的症狀。而熱傷害並非一定是曝曬在大太陽底下,其實室內也會發生熱傷害!但室內沒有太陽直曬,怎麼會產生熱傷害呢?

閱讀更多

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醫師:出現6徵兆要就醫

tCol 2020-07-10

楊雅婷

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醫師:出現6 徵兆 要就醫

69歲的李姓婦人最近一個月出現背痛及上腹痛,也陸續有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的症狀,於診所拿胃藥治療,仍未得到改善,排尿呈現茶色合併有黃疸發生。轉至成大醫院求診,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第3期胰臟癌,令病人和家人都難以接受。平日不菸不酒,為何還會罹患胰臟癌?

閱讀更多

妹妹忙工作,還沒退休就罹癌去世 江育誠: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

tCol 2020-07-03

江育誠

妹妹忙工作,還沒退休就罹癌去世 江育誠: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

分享「退休要提早準備」的觀念後,我陸續接到許多演講邀約。對於這些邀訪,我從不拒絕,盡量排出時間。對我而言,推廣退休要更精彩是一種福音,一場演講即使只有一個人能夠聽進去,並做出一點點改變,我都深感欣慰。因為我心中有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我妹妹。

閱讀更多

流汗是最好排毒管道!「汗大顆、有味道」竟是生病前兆…5方法判斷:你流的是好汗還是壞汗?

tCol 2020-06-30

五味常明

流汗是最好排毒管道!「汗大顆、有味道」竟是生病前兆…5方法判斷:你流的是好汗還是壞汗?

出汗是人類最重要的排毒代謝管道之一,汗腺甚至有「第二個腎臟」的稱號,要顧好身體代謝系統,我們絕對不能忽略排汗。

閱讀更多

新冠病毒突變,傳染性強化10倍!重症醫師:這4個國家的慘狀預告,全球恐爆第二波疫情

tCol 2020-06-18

黃軒醫師

新冠病毒突變,傳染性強化10倍!重症醫師:這4個國家的慘狀預告,全球恐爆第二波疫情

在臺灣是很幸福的,因為COVID-19 病毒在境內一直是零。但是外面的世界,真實呈現不是如此清零,只是臺灣媒體報導,已經不再熱衷報導外國的殘酷慘局了。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全世界,每天都是以12-14萬,確診病例增加!如果我告訴你,近日全球的全球確診人數將突破800萬人,你一定以為不關你的事吧!

閱讀更多

腎臟是沉默器官!不想洗腎,一分鐘自我檢測:揪出腎臟病5徵兆

tCol 2020-06-16

生活i健康

腎臟是沉默器官!不想洗腎,一分鐘自我檢測:揪出腎臟病5 徵兆

腎臟健康拉警報時,可能會出現哪些警訊?記住「泡、水、高、貧、倦」五字訣,多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