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7
時報出版
古時候,「他鄉遇故知」便是人生至樂之一;現在,什麼都稀鬆平常,快樂卻顯得難得。其實,心靈自由了便能快樂,但這得靠自己思考、找路,而非天天數臉書上的讚。
閱讀更多
2019-01-11
今周刊
冥想培養的慈悲心靈也適用於自己。開始能夠包容平時因為失敗而感到焦躁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以減少自責的頻率。
閱讀更多
2019-01-04
平安文化出版
有時候,雖然感受到自己有明確的變化,感受到自己在前進,卻無法感到欣慰,反而放棄了夢想和目標。「扣分」思考就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會讓人覺得現在的自己和理想的自己相去甚遠,不斷給自己扣分。
閱讀更多
2018-12-25
林芷揚
「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果你都是用正能量去欣賞,都是開開心心的,那你就沒有白來啦!」
閱讀更多
2018-12-20
愛長照
如何幫助較容易感到孤寂落寞,或是感到不安的年長父母調適情緒,面對老後生活呢?對於較固執、難溝通或依賴子女的銀髮父母,如何緩減自己的壓力?以下提供個人的三點建議。
閱讀更多
2018-08-21
皇冠出版
那些堅持跑步的人,到底是為了什麼理由而堅持呢?翻閱日本知名作家兼跑者村上春樹的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其中一句話強而有力地掉落在我心上:「跑步不是鍛鍊體力,而是意志力的磨鍊。」這句話形容我的 心境 ,再貼切也不過了。
閱讀更多
22/ 25
第 22頁,共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