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林芷揚
40多歲黃太太是家庭主婦,從半年前開始,常感到胸悶不舒服,尤其每次看到小孩考試成績不好,一生氣起來就覺得「心肝嗶啵跳」,看遍各科也找不出原因。她以為是自己太焦慮而求診精神科,但經過治療,心悸、胸悶狀況也未緩解,輾轉至心臟內科檢查,確診是心律不整引起,經 心導管 射頻燒灼術治療,目前已痊癒。
閱讀更多
2020-06-24
林芷揚
李小姐近兩個月來總覺得胸口悶,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痛的感覺傳到背部,上網一查,發現自己的症狀和心肌梗塞好像,相當擔憂。醫師指出,李小姐其實是因為工作壓力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長期下來,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胸痛。
閱讀更多
2020-06-08
林芷揚
20210926編按:一名聯發科工程師於2020年7月,在北市寒舍艾美酒店的艾美會館游泳,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雖數度向櫃檯求救,最後仍因心肌梗塞不幸離世,家屬認為,飯店人員忽視求救訊號,延誤送醫逾40分鐘才導致憾事,目前此案已進入司法調查中。究竟要怎麼減少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平時該如何保養身體?根據衛福部十大死因統計結果顯示,自105年來心臟相關疾病持續位居第2名,且死亡人數有增加且年輕化的趨勢。發生心臟相關疾病的原因,除老化、家族遺傳外,還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問題,以及肥胖、過度勞累、吸菸等。提醒民眾,平時應從飲食、運動、壓力抒發著手,保護心血管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2-03
華人健康網
20201228編按: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王應傑兒子王怡中驚傳猝逝,據了解,他是在12月17日運動時疑似心肌梗塞,在運動場昏倒,緊急送往台大醫院就醫,裝上葉克膜搶救,經過7天搶救,在25日因心臟衰竭過世,享年39歲。究竟出現哪些症狀就要立刻就醫?哪些人又是高危險群,可以看看這篇報導。
閱讀更多
2020-01-01
林芷揚
48歲林先生日前帶老婆和小孩到木柵動物園玩,從停車場走到會合點,短短500公尺距離,他竟然因為覺得喘不過氣,休息了5次才走到,被老婆笑是「肉腳」,後來也沒辦法全程陪同家人出遊。回家後,自覺症狀有緩解,就繼續日常生活作息。沒想到,林先生最近又出現噁心、手麻、背痛、呼吸不順、額頭冒冷汗等症狀,就醫檢查,才知道他的左前降支血管幾乎完全阻塞!緊急安排 心導管 安裝支架治療後,幸運挽回一命。
閱讀更多
2019-12-20
林芷揚
台中有一位王小姐日前丈夫出國度假,回台3天後一早突然休克,家人緊急CPR、救護人員執行AED電擊後緊急送醫,確診是心肌梗塞。值得注意的是,王小姐身材纖細、不菸不酒、家族沒有三高及心血管病史,怎麼也會心肌梗塞?
閱讀更多
2019-11-27
林芷揚
某天,志宏正高興地與鄰居聊天,忽然間,鄰居發現他講話口齒不清,半邊嘴角歪斜,坐姿斜向右邊,似乎身體右半邊無力,拍拍他,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志宏也答不出來,鄰居趕緊將他送醫,確認是腦中風!
閱讀更多
2019-11-05
林芷揚
一位70歲老太太,2年前開始會頭暈,在耳鼻喉科看診,未查出有眩暈症,但為了改善頭暈症狀,服用止暈藥長達2年。由於頭暈還是沒改善,她改看神經內科,也查不出有腦神經方面問題。近來,輾轉就醫後才發現,引起頭暈的原因竟是狹心症。
閱讀更多
2019-10-30
林芷揚
57歲陳女士某天工作時突然昏倒,同事發現後趕緊打電話求救,救護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陳女士的心肺功能已經停止,幸好經過一連串的急救,終於將她從鬼門關前救回來!經過詳細檢查後,醫師確認,陳女士屬於心律不整引起的猝死。
閱讀更多
2019-10-28
林芷揚
天氣轉涼,心臟病風險跟著上升,尤其要注意「狹心症」,也就是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高血壓、高膽固醇、缺乏運動等族群都要提高警覺;飲食方面應以低鹽為原則,因為吃太鹹會造成血壓上升,增加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的機率!
閱讀更多
6/ 9
第 6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