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9
林思宇
名人余光中、洛夫,死因皆與肺炎有關。疾管署資料顯示,肺炎死亡人數年增十三%,其中九成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在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當下,該如何防治?
閱讀更多
2018-03-29
林思宇
「鼾聲如雷」、「呼呼大睡」,從醫學角度看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典型特徵,睡眠品質不佳,病人卻未必有感,此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018-03-19
林芷揚
家住台中的75歲許老太太,原本身體硬朗,沒有高血壓也沒有糖尿病,但偶爾會喝自泡藥酒。去年七、八月時,她因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是嚴重的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同時也因為貧血、解黑便而診斷出大腸癌第二期,整體病況相當棘手!
閱讀更多
2018-03-08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編按:國標舞女王劉真因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於今年2月前往台北榮總接受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中由於心臟功能恢復不良,先後置放葉克膜及右冠狀動脈支架,後續因心臟功能遲未恢復,裝置心室輔助器。二月下旬及三月初,劉真腦部先後發生栓塞與出血,造成腦壓上升,院方為她進行開顱減壓手術後,雖一度有起色,最終仍因腦壓過高,於3月22日晚間不幸辭世,享年44歲,令親友與粉絲相當哀痛不捨。-----------------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呢?我們的心臟有四個瓣膜,每個瓣膜就像一扇門,正常的開關可確保血流以正確的方向通過心臟。「主動脈瓣」指的是左心室通往主動脈的瓣膜,也就是左心室的「門」,正常來說這扇門共有3片門片。所謂「主動脈瓣膜狹窄」,指的是這扇門的構造異常,門片無法完全打開,導致部分血液無法正常流通,進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主動脈瓣狹窄」的原因包含先天異常與後天退化,輕微者不一定有症狀。治療方法有風險較高的傳統開心手術,以及相對安全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主動脈瓣膜狹窄,平時有哪些症狀?就醫時要注意哪些事情?相關內容請見下文:(2020/03/23更新)
閱讀更多
2017-07-06
林思宇
最新十大死因第三名換「肺炎」來當,去年奪走一.二萬條人命。專家提醒,肺炎患者再住院率高、恢復期長、失能機會也大,醫師呼籲患者出院後,一定要好好運動,才能預防再感染。
閱讀更多
2015-11-12
林思宇
天氣涼了,即將進入12月底流感高峰期,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與細菌,專家建議,接種流感疫苗來減低變成重症的風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則可降低死亡率,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各有兩種,到底該打哪一種?
閱讀更多
6/ 6
第 6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