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意見

顯示第 2812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將往生者裝骨灰罐,家屬拿飾品想讓已逝母帶走 接體員:原來我服務的是活著的家人

tCol 2021-09-30

大師兄

將往生者裝骨灰罐,家屬拿飾品想讓已逝母帶走 接體員:原來我服務的是活著的家人

在我工作的火葬場,通常是在火化當天,家屬先把罐子送來放著,等到火化完成後,直接拿罐子來裝,所以這裡有個臨時放骨灰罐區。有些造型比較少見的罐子看起來特別顯眼,我們經過時總會多看幾眼。因此,老學長也有個癖好,喜歡拍一些比較奇怪的罐子。有一次,我裝到一個特別輕的骨灰罐。

閱讀更多

40歲後的單身女人就是自私,沒有想為誰犧牲奉獻!突然懷孕不是禮物,而是炸彈

tCol 2021-09-22

雪兒Cher

40歲後的單身女人就是自私,沒有想為誰犧牲奉獻!突然懷孕不是禮物,而是炸彈

日前做了個很真實的夢,偶然的路上我遇見了前男友,兩個人聊起了前塵往事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外加乾柴烈火。過了四十這年紀,沒有說非要在一起,也沒有一定不在一起,都必須為自己的感情負責,即使彼此狀態是一攤泥水。

閱讀更多

老公幫老婆說謊,老婆又幫老公對岳父母說謊:這是我們的愛情,我們打情罵俏的方式

tCol 2021-09-17

侯文詠

老公幫老婆說謊,老婆又幫老公對岳父母說謊:這是我們的愛情,我們打情罵俏的方式

歷史往往存在人的記憶中。而人的記憶往往因為主觀的因素經過時間的腐蝕之後,發生了改變。因此,基本上一件婚姻,或者是愛情開始有所謂歷史這回事時,歷史應該是錯誤的。

閱讀更多

第一次看到家屬用乖乖桶裝骨灰還很驚訝,現在已習以為常...火葬場技工:說到底就只是個容器

tCol 2021-09-17

大師兄

第一次看到家屬用乖乖桶裝骨灰還很驚訝,現在已習以為常...火葬場技工:說到底就只是個容器

在我工作的火葬場,通常是在火化當天,家屬先把罐子送來放著,等到火化完成後,直接拿罐子來裝,所以這裡有個臨時放骨灰罐區。

閱讀更多

身在台灣卻從來沒有補習過!一個矽谷女工程師的告白:非常慶幸,媽媽從小就教會我的5個觀念

tCol 2021-09-03

王文珮Vanessa Wang

身在台灣卻從來沒有補習過!一個矽谷女工程師的告白:非常慶幸,媽媽從小就教會我的5個觀念

某一次面試軟體工程師的職位,面試官問我「誰是妳的role model?」我想了一下,有點猶豫地說:「我沒有真正想過這個問題,但我剛剛腦中直覺閃過我媽媽。」

閱讀更多

結婚30年先生出現抑鬱鬧離婚:房子、公司、錢都給你,我只要安靜、離世也沒關係

tCol 2021-09-03

呂秋遠

結婚30年先生出現抑鬱鬧離婚:房子、公司、錢都給你,我只要安靜、離世也沒關係

我的伴侶生病了她不懂先生這句話的意思,他竟然把悲傷當成嗜好?這不就是自討苦吃嗎?有誰會喜歡陷入悲傷的情緒當中,竟然會是嗜好?

閱讀更多

人活著,本就不易,還是多取悅自己一點!中年後為自己而活,才是最真實的你

tCol 2021-09-01

慕新陽

人活著,本就不易,還是多取悅自己一點!中年後為自己而活,才是最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角度以及對事物不同的感知力。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時, 不過是一場癡人說夢。所以啊,當你開始理解不被理解,所有的委屈也就煙消雲散了。

閱讀更多

接種AZ高端疫苗胸悶、胸痛猝死,是主動脈剝離?兩大名醫解析主動脈剝離成因、致死率

tCol 2021-08-27

李易紓整理

接種AZ高端疫苗胸悶、胸痛猝死,是主動脈剝離?兩大名醫解析主動脈剝離成因、致死率

近日發生不少接種高端疫苗或AZ疫苗猝死案例,包括九把刀岳母施打AZ四天後身體產生劇痛後不幸離世,另外有位基隆40多歲無慢性病史女性,則是早上接種高端疫苗,下午即因胸悶、手腳麻痺症狀,前往台大掛急診時昏倒,隨後搶救無效晚間去世。不少醫界專家看了這兩個案例,都推論是主動脈剝離。

閱讀更多

世上最年長老人長壽的秘密:我不喜歡爭論,凡事習慣接受別人意見,順從別人想法

tCol 2021-08-27

慕新陽

世上最年長老人長壽的秘密:我不喜歡爭論,凡事習慣接受別人 意見 ,順從別人想法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角度以及對事物不同的感知力。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時, 不過是一場癡人說夢。所以啊,當你開始理解不被理解,所有的委屈也就煙消雲散了。

閱讀更多

月存2萬元退休金,買0050、0056、00878最好?10年股市老手:這樣挑再配置更穩

tCol 2021-08-24

小樂的生存之道

月存2萬元退休金,買0050、0056、00878最好?10年股市老手:這樣挑再配置更穩

編按:作者30歲前從未接觸股票投資,2010年因緣際會投入股市,卻因一次重大的投資失誤而開始思考研究股市獲利的長勝之道。他發現短線進出並不適合自己,於是遍覽葛拉漢、巴菲特、查理・蒙格、菲利浦・費雪、彼得・林區等投資大師的書籍,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一套穩定收取現金的投資組合。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