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林靜君談心室
「我兒子快30歲沒有談過戀愛,之前一直在換工作,跑外送被我罵,後來乾脆不出門,整天在家打電玩,連倒垃圾都不去。對他軟硬兼施溝通無效,他說自己就是爛不要管他。現在完全不和父母談話。朋友建議我要狠心一點把他趕出去,斷金援讓他獨立,可是我擔心這樣他會一蹶不振,萬一變成遊民就糟糕。我自問是個盡責的媽媽,先生也很勤奮,很難過怎麼會養出別人眼中的廢人,覺得自己這一生好失敗。」
閱讀更多
2024-10-0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但要父母完全不再關心成年子女的生活,真的並不容易。我雖然不會過問他們的人生,但心裡不可能完全沒有任何牽掛。 我在子女還在就讀國中和國小時,就失去了工作。或許他們體諒父親的經濟狀況,所以沒有人提過要出國做交換學生,讓我省了很多錢。我曾經直接斷了他們的期待,跟他們說:「我只負擔你們到大學畢業的學費,以後你們要念研究所或出國念書,請自己籌錢。如果未來要創業,我也不會出錢幫助你們。」 我的3個子女真的從來都沒有跟我提過以上的需求。既然如此,他們以後要從事什麼工作,我哪有資格表達 意見 ?
閱讀更多
2024-09-27
健康醫點靈
越來越多肩膀嚴重痠痛的患者到骨科求診,最近甚至出現由父母帶來就醫的兒童病患。所有人剛開始都以為是罹患內臟疾病,先到內科掛號,檢查過後發現沒有任何問題,於是改掛骨科。這個現象代表越來越多人罹患重度肩膀痠痛、嚴重到必須就醫的程度。
閱讀更多
2024-09-27
郭美懿、林暐鈞
台灣將在明(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然而活到老,也要活到好、活得有尊嚴與健康,這就需要預先做準備。《今周刊-幸福熟齡》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永豐銀行信託處資深協理林麗真、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以及北市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針對「理想熟年規劃」來做分享。
閱讀更多
2024-09-26
郭美懿
由鳳小岳、宋芸樺、金士傑等人主演的影集《人生清理員》,是台灣少見的特殊清潔職人劇,劇情關注「孤獨死」,場景徘徊在一個又一個腐壞、髒亂、惡臭、甚至長蛆的環境中,開播後卻以溫馨、輕鬆的調性開出亮眼收視,連續霸榜Netflix冠軍。從事特殊清潔9年的盧拉拉,從2020年電視電影版開始擔任劇組顧問,儘管劇情並非全然取材自他親身接觸的個案,卻讓更多人關注到特殊清潔、遺物整理的需求。
閱讀更多
2024-09-19
姜振宇
每一代父母都會告誡孩子:「不要管我怎麼做,但聽我的話去做就是了!」我猜想這句話非常久遠,從語言發明之後就存在了。大人都很虛偽,會要求孩子會依循特定的規矩,但自己並沒有以身作則。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這句話看似矛盾,是因為孩子不願意採納大人的建議。對於孩子來說,與大人互動的重點並不在於對話內容;事實上,那是溝通過程中最不重要的部分。
閱讀更多
2024-09-13
幸福熟齡
養生運動「超慢跑」因不分年齡、不受空間、時間限制很受歡迎,運動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但超慢跑真的人人都適合嗎?
閱讀更多
2024-09-12
李美蘭
無論多麼平等的關係,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一名引領和維持團隊凝聚力的角色,換句話說,如果團體裡沒有主導者,也無人積極整合、協調 意見 ,時間一久,這個團體的組成就會不了了之。同時,團體中的成員若多採消極、不合群的態度,那麼該團體也不會持續太久。因此,唯有領導者和成員之間能相互配合,團體才能持續下去。
閱讀更多
2024-09-10
郭美懿整理
台語歌后江蕙日前確定將登國慶舞台開唱,不料她今(9/10)日突拋罹癌震撼彈,透露2015年演唱會前夕,「身體發現極大的變化」,檢查後確認罹患癌症,幾乎以醫院為家。在反覆開刀與化療過程中,一度面臨大出血、肺栓塞等生死關頭,幸而如今康復,以「健康的江蕙」重新出發!她也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恐引發外界聲音,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那所謂的『聲音』,已不在乎、也不再重要了。」江蕙說,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
閱讀更多
2024-09-05
蔡穎卿
開始成立工作室,踏踏實實、親力親為地實踐杜威的「生活即教育」。轉眼已過十二年,從一天相處,到有了高雄工作室,能日昇日落地相聚,以隔代之力、隔代之情、隔代的觀念來教導孩子,既是榮幸,也是苦力。榮幸的是,假如沒有孩子和我之間,那座由父母搭建起的信任橋樑,以現今的社會,我有很多理想是堅持不下來的;而自以為十分努力掘出的 意見 溝渠,也不一定能相通。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