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蔡佳伶整理
編按:法律是用來保障生活,越懂得如何合法保障自己,生活越沒煩惱。恩典法律事務所遺產規劃律師蘇家宏日前在臉書分享兩起案例,都是協助遇到配偶過世後,民眾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無論是面對婆婆要求放棄繼承,還是處理丈夫要把遺產都給小三的財產分配問題,蘇家宏強調了解法律和合理協商才能有效避免未來的爭議,確保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以下藉由問答方式讓每個面臨相似困境的家庭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
閱讀更多
2025-03-17
郭美懿
現代生活節奏快速,不少人到超市消費時都希望能盡量縮減結帳時間,或乾脆改採自助機台。但在宜蘭連鎖超市卻出現「聊天結帳機台」,標榜「宜蘭鄉親專屬服務」,讓網友笑說:「宜蘭人是多 愛 聊天」!經詢問業者得知,原來這項服務是專為長者設計,除提供檔期活動、優惠訊息,也是希望針對高齡顧客提供更廣泛的聊天,讓眾人大讚貼心「很符合高齡化社會」、「對獨居長輩有幫助」、「沒有負擔」!
閱讀更多
2025-03-17
周司麗
當腳本中的禁令形成後,孩子會心甘情願的接受嗎?並非如此。孩子會利用父母和老師教會他的知識,努力用他小小的腦袋尋找解決禁令的辦法。例如,一個孩子覺得自己不可以重要,但每當他非常努力念書時,父母或老師就會在其他孩子或學生面前大力誇獎他,此時,他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性。慢慢的,他小小的腦袋就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我夠努力,就可以重要。於是,他愈想重要,就愈努力。
閱讀更多
2025-03-14
NOW健康
春夏交替之際,天氣型態轉為濕熱,濕疹與汗皰疹等皮膚疾病也紛紛找上門,讓許多皮膚病患者搔癢難耐。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 愛 蓮提醒,潮濕氣候易使體內濕氣過重,若無法順利代謝排出,便會透過皮膚顯現,引發癢疹、紅疹或小水泡等症狀,且容易反覆發作。
閱讀更多
2025-03-14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35
Q:我是雯媛,66歲,老公72歲,我想商量的是小兒子夫妻的事,小兒子今年41歲,媳婦36歲,育有10歲兒子跟9歲女兒。兒子曾單身在南部工作4年,好不容易調回台北,卻發現夫妻間關係不和諧,因為兩人還有孩子,我不希望孫子們受到影響,想請教怎樣才能幫他們夫妻破鏡重圓?媳婦有一份約聘工作,薪資不高,孩子還小,卻不時搞到晚上8點才準備好餐飯,而且早上我兒子去上班時也沒早餐吃,都是他自己隨便買點東西吃了就出門。我沒跟他們同住,這些都是聽我兒子說的,雖然媳婦說早餐大多是她買回家,她也努力做過早餐,但她有時不做早餐是事實。比對兩人說詞大有出入,最近越來越嚴重,雖然我一直很相信媳婦,最近卻覺得有點異樣,我兒子應該是不會說謊吧!兒子畢竟是家裡維持經濟的棟樑,媳婦跟孩子們4年來有自己的生活節奏,但既然回到台北一起生活,媳婦卻完全沒有想調整,一切還按照她們母子3人原來的生活模式,這點讓我兒子非常不爽。最近我兒子對媳婦的抱怨越來越多,我也覺得他們夫妻越來越不對勁,即使一家4口來家裡玩,夫妻之間也不大說話,才10歲左右的2個孫子居然對自己爸媽怯生生地,很怕搞錯氣氛而得罪其中一方,滿臉都是對我求救的眼神,讓我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有找媳婦出來喝茶,她說我邀她很開心,我說以後要常上婆家玩,她也說好!但我兒子一直吵著想搬回我們家,覺得夫妻關係黯淡無味,自己在家中疏離感很強等等。我不想他們離婚,擔心孫子這麼小就要面臨破碎的家庭關係,因此打電話給媳婦想好好談一下,但媳婦一直沒接電話,我勸我兒子稍安勿躁,最好看一下狀態,別一下就剝奪孫子們的幸福。這是我最大心願,至於2個大人的事是他們自己的事,他們自己處理就好,我希望能從旁幫上點忙。我婚後就跟公婆同住,受夠了婆婆的氣,因此即使看媳婦有些不順眼也都忍耐,不會對媳婦出嘴說什麼,很早就下定決心不要成為過度干涉的惡婆婆,我自認是很有自覺的婆婆。
閱讀更多
2025-03-14
盧恩惠
我遇過不少對於「透過心理諮商來療癒內心的過程」而感到好奇的人。他們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原理與步驟可以修復內心創傷?又該如何處理對父母的憤怒?萬一現在承受的內心創傷過於強烈,一定會害怕──若是貿然碰觸可能會使傷口變得更嚴重,我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恐懼。現在我想與各位分享,在我個人療癒內在的過程中,以及我所接觸的諮商者的療癒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共同的脈絡。
閱讀更多
2025-03-13
郭美懿
每個人心底或許都有一些說不出口的話,想說給某個特別的人聽,也許你們已失了聯繫,沒了地址、甚至不存在於同一個時空,然而位在日本瀨戶內海的栗島,卻有一間「漂流郵局」,專門受理收件地址不明的信:給未來的自己、已逝的親友、逝去的戀情…而在此「候領」的信件則開放自由取閱,若覺得自己就是收件人,也可以取走該信,讓寄寓信紙上的想念與心意停止漂流。現年90歲的漂流郵局局長中田勝久相信,「將無法傳達的心情寫下來,也是一種治癒」。儘管這些從各地漂流而來的訊息,如同投入大海的瓶中信,即使得不到回音,卻讓思念與記憶,有了安放的地方。
閱讀更多
2025-03-13
盧恩惠
娜賢在諮商的過程中,表示自己正在努力切斷代代相傳的情緒。從小就非常害羞的她,偶爾也會顯得有些畏縮。媽媽總是對這樣的娜賢說:「妳個性真的很有問題。」被拿來與活潑的姊姊做比較的次數更是多不勝數。
閱讀更多
2025-03-13
徐紫柔/愛的光波影像社企公司負責人、導演
編按:本文作者徐紫柔是紀錄片導演,私下常跟家人拍攝有趣的影片,2023年她與阿嬤鍾景妹合作紀錄片《邀阿公阿嬤拍B級殭屍片》,全台票房突破百萬,也讓97歲阿嬤瞬間變成全台灣最高齡的網紅。令人意外的是,鍾景妹阿嬤已失智20年,家人以正面好玩的方式面對阿嬤的記憶消退,接受彼此的樣子,一起去做有趣的事,如同徐紫柔所說,「即使記憶會消失, 愛 不會。」
閱讀更多
2025-03-12
周司麗
我們可以怎麼樣探索自己的人生腳本呢?人生腳本是非常厚重的概念,艾瑞克‧伯恩用超過四百頁的著作進行了深入且詳細的探討。因此,腳本分析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在實踐中,比較簡便易行的方法是:把一個人的腳本看作一場有開端、有劇情發展以及有結局的戲劇,並探索其中包含的腳本結局、禁止訊息和驅力。本章將討論「腳本結局」。腳本結局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自身命運的信念:我這一生是幸得所願,還是終為一場空……。
閱讀更多
5/ 30
第 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