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5
林芷揚
憂鬱症是現代人很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福部2002年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民眾所做的匿名調查,發現15歲以上有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許多人步入中高齡之後,也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憂鬱症。
閱讀更多
2019-09-14
林芷揚
許多民眾都有失眠的困擾,慢性失眠比例在50歲後更是明顯增加。服用鎮靜安眠藥物治療時,應遵守醫師指示,若長期不當服用安眠藥,恐增加跌倒、骨折、記憶力衰退、反應下降等問題。
閱讀更多
2019-09-05
林芷揚
編按:綜藝節目主持人吳宗憲日前因在節目中指出,憂鬱症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知足」,應多看自己擁有的而不是失去的,引來各界一陣撻伐,認為他並不瞭解憂鬱症的真正病因,這樣的言論是歧視、污名化的行為。事實上,憂鬱症通常是多重病因引起的,而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較男性高;更年期時,因女性荷爾蒙變化,也是容易有情緒困擾的時期,應多加留意。(2020/03/13更新)
閱讀更多
2019-06-06
廣告企劃製作
許多人都知道,更年期的各種症狀是因為體內女性荷爾蒙降低導致,過去傳統以荷爾蒙補充療法治療,但是也有擔憂致癌的聲音出現,近年來非荷爾蒙療法興起,成為全世界更年期女性的新選擇,今周刊特別訪問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治醫師、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蔡景州醫師,帶給讀者第一手的治療新知。
閱讀更多
2018-10-01
林芷揚
60多歲吳女士,因長年憂鬱、焦慮,伴隨莫名的頭痛長達20年,所有的抗 憂鬱劑 藥物幾乎都用遍了,情緒依然低落,不知該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18-09-13
盧郁安
劉先生是一位61歲的退休商人,過去因工作需要而菸酒不忌,59歲那年急性心肌梗塞放了支架救回一命後,開始出現整天頭暈的症狀。劉先生後被診斷有憂鬱症,但吃了抗 憂鬱劑 也不見起色,反而造成他整天頭更昏、無力及想睡。
閱讀更多
2018-08-23
盧郁安
臺灣目前約有150萬人承受偏頭痛之苦,就有一位50歲周小姐因牙痛未癒,會磨牙、顳顎關節也出現問題,後來才發現是偏頭痛造成。
閱讀更多
2018-05-24
盧郁安
王媽媽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一直靠醫師開立鎮定劑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 憂鬱劑 約一年左右,症狀明顯改善,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2018-01-11
林思宇
圓形禿、突發性聽力損失、皮膚過敏等,都可能是壓力大、免疫力低所造成。對此,除了尋求醫師進行急性治療以外,好的紓壓方法才是王道。
閱讀更多
3/ 4
第 3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