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5
柴鼠兄弟
在存股的領域,最常看到的就是「X年存5百張○○○」的標題,但一般存股的標的,不管是金融股或是ETF,假設股價平均用20元來算,1張就要2萬,500張就是1千萬,請問你認為X等於多少比較合理?
閱讀更多
2022-12-02
張國洋, 姚詩豪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我陸續領悟到的投資原則。這些原則,是我自己覺得要是能在25歲時就知道該有多好的事。每一則都很重要,也是我這幾年在金融投資上選擇的基石,所以特別想在此分享給大家。除了提醒可能的投資陷阱以外,也希望大家在投資的「選擇」上能想得更全面。
閱讀更多
2022-08-19
施國文
有位年紀66歲的客戶,目前和老婆及女兒同住,另外有一個兒子在幾年前結婚時,媳婦傾向夫妻倆自己住比較自在些,便在附近租屋,這幾年生了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在一兩個月前,客戶兒子跟他提到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讓3個孫子孫女有比較好的居住環境,動起想買房的念頭,客戶心裡明白,兒子在外租屋多年加上撫養3個小孩,目前還有一輛分期付款的車,這5年下來他們夫妻身上應該沒有什麼多餘的存款。後來,有一天兒子帶3個小孫子回來時,跟客戶夫婦說,想請他們把現在所住的房子拿去銀行貸款,貸一筆錢出來當作買房的頭期款。客戶問我這樣做妥不妥當?
閱讀更多
2022-08-02
樂透人生─吳家揚
「你是詐騙集團眼中待宰的肥羊嗎?」多數人都認為自己不會笨到上當,但詐騙者愈見猖獗及多變的手法,任誰都可能不小心掉入陷阱。尤其是熟齡族群,消息網絡比較單純,更有必要加強提升「保命退休金」的防詐力。
閱讀更多
2022-07-27
陳重銘
除了張忠謀、郭台銘等創業家之外,應該只有少數人樂於工作一輩子,如果可以提早退休,相信很多人會馬上開除老闆!可是要退休之前,一定要先達到財務自由,只有在不缺錢的情況下,才能夠無憂無慮地享受人生。那麼,究竟需要多少錢才可以退休呢? 2,000 萬、3,000 萬,還是5,000 萬元?我在網路上還看過 投顧 公司預估6,000 萬元,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嗎?在規畫退休金之前,一定要關心通膨和醫療這2 大因素:通膨會讓你的錢越來越薄,如果預計在50 歲退休,一定要預估90 歲時的消費水準;醫療肯定是越來越進步,老人越來越健康,也越來越長壽,因此需要準備更多的退休金。退休金要怎麼存?要存多少呢?假設從50 歲退休,預計活到90 歲,然後退休期間每年需要100 萬元生活費,來看看下面2 種規畫。
閱讀更多
2022-07-06
撰文‧譚偉晟 研究員‧黃浩珉
儘管新冠疫情逐漸降溫,台灣生技產業卻依舊繼續向上,在生技市值創下歷史新高的背後,新藥研發、藥品製造成為關鍵力量,藥華藥、合一兩屆生技股王如何開創巔峰?疫情後下一波生技的新機會又在哪裡?《今周刊》生技100大報告將為你全盤解析。
閱讀更多
2022-05-02
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
即使全球疫情進入後期,但經濟衝擊仍需要時間消化,尤其供應鏈上還有供不應求問題,使得通膨數據居高不下,因此民眾該如何透過理財降低通膨的影響,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知名團購達人486先生分享,自己每天買十張同一家公司的股票,持續一年多的時間,預計今年可以獲利2500萬,而他投入的金額高達2億更讓網友們驚訝不已,許多人紛紛留言求教學。
閱讀更多
2022-04-20
譚偉晟
今年六月即將興櫃轉上市的晉弘科技,成立十二年來陸續打進全球多家醫材大廠供應鏈。董事長鄭竹明如何從機會中找到優勢,成為醫材領域的台灣黑馬?
閱讀更多
2021-12-24
廣告企劃製作
退休後想要好好享受人生,就得提早做好完善的退休理財規劃。2021年臺灣再添1375名專業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生力軍,民眾若想要為未來退休富足的生活做好準備,交給這群專家準沒錯!
閱讀更多
2021-11-01
施國文
編按:作者施國文曾是證券業務經理,42歲就靠股市投資賺到財富自由,50歲離開職場,股息年收入約70萬元。施國文也曾是一個在股市殺進殺出,喜歡「重押」單一股票、賺快錢的超積極投資人,直到2008年經歷金融海嘯,財富大起大落的震撼教育後,才開始修正自己,憑藉著股海投資20多年的資歷,開創了屬於自己「穩中透強」的「GOWIN投資模式」。
閱讀更多
2/ 4
第 2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