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摯愛

顯示第 101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23

在死前擔任志工、財產全捐,卻沒任何家人出席他葬禮!醫嘆:難道親情薄如一張紙嗎

tCol 2019-07-08

黃軒醫師

在死前擔任志工、財產全捐,卻沒任何家人出席他葬禮!醫嘆:難道親情薄如一張紙嗎

對於每個人,不僅是對想好好善終的人而言,家都是最熟悉、最有情感歸屬的地方。每個人都想回家,但是那要看有沒有家人如此支持善終,有能力在家照顧病患,一直到過世,做到美好善終。「每個人都有家,但不見得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能力與共識,有些家人根本無法在家好好善終...。」

閱讀更多

沒能讓她活下來,為什麼要急救?...失去理性的決定,恐讓病患受到更多摧殘

tCol 2019-07-08

黃軒醫師

沒能讓她活下來,為什麼要急救?...失去理性的決定,恐讓病患受到更多摧殘

她先生聽完後,反而問我:「沒能讓她活下來,為什麼還要做那麼多?」

閱讀更多

「請幫我拔管,因為,我愛你……」安寧病房教我的事

tCol 2019-06-26

愛長照

「請幫我拔管,因為,我愛你……」安寧病房教我的事

「無論如何,我都不想氣切。」,或是「如果有一天我沒有意識,只能依靠呼吸器,請幫我拔管……」是不是周爺爺最後的生命可以保有比較多的生活品質?是不是他的兒女們就不會這麼受苦?是不是……?

閱讀更多

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父母主動提到死亡,就是談心的開始,你可以回應這3句話

tCol 2019-06-26

愛長照

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父母主動提到死亡,就是談心的開始,你可以回應這3句話

聊起過世的父親,母親突然堅定地說:「有一天,我也會死去。」兒子馬上頭別過去,嘴巴念著:「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母親繼續正色說:「每個人都會死亡……」兒子沉默不語,之後母親開了幾個關於死亡的玩笑。這一幕,令我印象特別深刻。

閱讀更多

癌症末期不代表死亡!他被醫師宣判癌末只剩1年,最後竟多活了很多年

tCol 2019-06-13

伯尼‧西格爾

癌症末期不代表死亡!他被醫師宣判癌末只剩1年,最後竟多活了很多年

人們不是正在活或正在死,他們不是活著就是死了。給他貼一個末期的標籤,其實就是覺得他已經死了。這是錯的。如果還活著,就可以用愛、歡笑與生存來參與這個世界。

閱讀更多

盧建彰/成為照顧者後才明白,陪伴不是一味的付出

tCol 2019-05-21

我們都有病

盧建彰/成為照顧者後才明白,陪伴不是一味的付出

他是盧建彰,知名廣告導演,曾執導過柯文哲和蔡英文的競選廣告。但鮮為人知的,是他自年少時,就是位資深的癌症、失智症病人家屬陪伴者。

閱讀更多

死亡教我的事:生前心存善念,多做好事,隧道的盡頭就是光明

tCol 2019-05-09

莊聰吉

死亡教我的事:生前心存善念,多做好事,隧道的盡頭就是光明

多年前移民紐西蘭,在那遙遠國度,老天讓我遇見兩位朋友,親眼經歷他們罹癌後的正向態度——無懼、自在與從容。在此,我樂於分享他倆的生命故事。

閱讀更多

照顧父母,是幫助自己理解人生

tCol 2019-03-15

早安財經

照顧父母,是幫助自己理解人生

要不是老爸七十幾歲時,還奮勇爬上圍牆修剪楊桃樹,結果一不小心跌下牆摔斷腳後才勉強服老;我真沒想過,所謂「每個人心裡住著一個小孩」,這種不想長大的浪漫率真、自許青春的當年勇心態,竟是延續到七八十依舊,甚至可能成為意外風險的引信。

閱讀更多

因為在乎,所以要設界線!3個面對「老後」的解方,讓子女父母都能快樂活

tCol 2018-12-20

愛長照

因為在乎,所以要設界線!3個面對「老後」的解方,讓子女父母都能快樂活

如何幫助較容易感到孤寂落寞,或是感到不安的年長父母調適情緒,面對老後生活呢?對於較固執、難溝通或依賴子女的銀髮父母,如何緩減自己的壓力?以下提供個人的三點建議。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