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李易紓
曾經走過乳癌衝擊的台灣知名導演王小棣,在國際乳癌關懷月,攜手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乳癌社團「花漾女孩GOGOGO」以及台灣諾華,發布首支乳癌關懷微電影《小豬撲滿計畫》,溫柔喊話癌友們「面對乳癌不要怕」!早在2001年確診乳癌二期的王小棣說,當得知罹癌時,好像自己和身旁的行人畫了一條界線被孤立,陷入乳癌風暴低潮的她,在家人的鼓勵陪伴下,積極接受治療與改變生活習慣,終於從乳癌畢業。
閱讀更多
2020-10-13
阿默
不管我們答不答應,也不管我們同不同意,在該到的時候,老年就一定會讓我們知道它已靠近或直接現身在面前。
閱讀更多
2020-10-12
NOW健康
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位居1名,相較於歐美國家,大多為停經後婦女罹患乳癌機率較高,但台灣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卻相較於歐美國家提前約10年,可見女性乳癌年輕化已成國人須正視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0-10-07
黃亞琪
人生上半場征戰世界,到了下半場,舞台漸次讓位給年輕人,留給自己的時間終於變多。他們靠「自處力」開啟人生潛能,為行事曆裡的空白格重添色彩,過放膽熟齡新生活!
閱讀更多
2020-10-07
黃亞琪
選擇讓歲月成為一個數字,還是無限延伸的可能性 ,操之在己。從外商保險公司台籍總經理到自行創業的廖學茂,他的答案是後者。他怎麼辦到的?
閱讀更多
2020-09-26
梁正群
那是一個很普通的早晨,爺爺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商店買固定的報紙,但這天一翻開他赫然看見他的孫子被打趴地上的照片,顧不得標題寫什麼他趕緊打給我,老淚縱橫。
閱讀更多
2020-09-25
白冰冰, Yogi
還記得20幾年前的一個晚上,我高舉著雙手將支票對著燈,想看清楚到底是不是真的;我把支票貼在額頭上,想感受一下被錢壓的滋味。
閱讀更多
2020-09-25
李易紓
癌症多年來都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1位,為了讓癌症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國民健康署和參與「癌症醫療品質提升計畫」的219家醫療院所,合力推動癌症篩檢,光是2019年就揪出3.1萬名癌前病變,和約7000名癌症個案,顯見民眾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女性好發的乳癌,早期發現治癒率幾乎都是百分百。
閱讀更多
2020-09-23
李易紓
心臟相關疾病總是來得快又急,往往瞬間就可能發生猝死,讓家屬無法接受,包括胸悶、胸口緊繃、重物壓迫感、心悸、氣促等心臟疾病5大病徵,只要發生,就應快速前往醫院檢查。如果出現胸痛或胸悶又合併喘、冒冷汗等症狀時,更是不要逞強忍痛,應該把握住黃金救援時間,才能保住生命。
閱讀更多
2020-09-18
吳錫昌
小孩子得不到糖果時會用哭鬧來表達,長大後,當無法滿足或得不到所要時,我們雖然學會壓抑情緒,但那種失望的感覺仍然是存在的,只不過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且陰魂不散地影響到日常的生活。我們都害怕威脅幸福的一切可能,那是潛藏在意識表面之下的,對於一個長期處在照顧壓力下的家庭,那是一種恐懼感,對於變化和失去擁有的恐懼。對於照護者和被照護者,所謂的正念可以幫什麼忙?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