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譚偉晟
今年六月即將興櫃轉上市的晉弘科技,成立十二年來陸續打進全球多家醫材大廠供應鏈。董事長鄭竹明如何從機會中找到優勢,成為醫材領域的台灣黑馬?
閱讀更多
2022-03-16
溫國信
要買優質的好股票,就要建立「自選名單」,把那些本質優良的股票列入觀察,平時多關注它們的新聞,等待便宜機會出現的時候買進。如果平時對它們漠不關心,即使機會來了你也不會有信心買進,或是買進後也抱不久。如果價格不夠便宜,那就先觀望,股價是會波動的,買進機會很多,不怕買不到。
閱讀更多
2022-02-07
溫國信
2011年,臺灣存股教父溫國信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掀起投資市場一陣雪球股話題。68歲的溫國信多年來他秉持存好股理財的原則,從2005年開始存股,靠著一套存股心法,目前年領股息超過百萬元,即使在空頭時,年獲利平均照樣達15%。
閱讀更多
2021-12-01
柳韓彬
因為時間受限的緣故,上班族的日常真的無法把想做的事情「全部」做完,因此決定優先順序很重要。懂得放棄重要性低的事情,也是一種策略。什麼是懂得放棄呢?那就是把人生中不重要的事毫不留情的刪除,就像刪除不再使用到的檔案一樣。這樣一來,日常生活就會變得簡潔俐落。
閱讀更多
2021-10-27
謝富旭
加權指數來到歷史高檔位置,雖然很多股票,尤其是半導體或電動車相關的公司股價貴森森,但很多股票的本益比卻便宜到讓人莫名奇妙。這一期的《存股助理電子報》,我們來拆解一個存股族最容易踩入的「低本益比陷阱」。
閱讀更多
2021-09-13
吳家揚
編按:作者吳家揚小時候家裡是開麵包店,前門賣麵包和雜貨,屋後則是麵包烘焙場所,小學二年級起放學就先回家當童工幫忙賣麵包。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為何能在37歲財富自由、42歲提早退休?吳家揚認為,首先要了解一輩子的收支全貌,這是人的大財庫,記得一定要將家人一起納入規劃。將已經有的、未來會有的,一筆一筆列出來,愈詳細愈好。接下來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念,他花錢的態度和做法如下。
閱讀更多
2021-05-05
簡秀枝
別來無恙,久違了,八十三歲的雕塑大師朱銘,五月八日舉行「木浮雕」近作發表,取名《浮生》。這是他藝術創作一甲子,對浮生歲月的體悟。
閱讀更多
2021-03-29
唯泰老師聊股事 / 陳唯泰
從3月初開始,每一家上市、上櫃公司都開始公告去年的財報,還有預計配發的股利。
閱讀更多
2021-01-07
陳雲
股神巴菲特以100美元起家,透過投資而成為擁有數百億美元財富的世界級大富豪。縱觀巴菲特40多年的股壇生涯,其選股共有22支,投資61億美元,贏利318億美元,平均每檔股票的投資收益率高達5.2倍以上,創造了有史以來最為驚人的股壇神話。
閱讀更多
2020-12-28
艾爾文
面具戴久了最怕拿不下來,批評聽多了最怕走不出去,這個世界常迫使我們變得不像自己,難過的是,有天想找回過去,卻也忘了原來的自己。所以,趁著還有力氣時,我們都該把喜歡的自己記在心裡,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去哪就去哪,想握住什麼就不要輕易放棄。不要忘了,別人的眼光無法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試著勇敢的做自己,然後成為快樂的你。
閱讀更多
3/ 5
第 3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