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時報出版

顯示第 7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結婚後越來越不懂「為何當初會嫁給他?」心理學家追蹤82對夫妻發現:幸福夫妻有1共通點

tCol 2023-12-13

舒麗

結婚後越來越不懂「為何當初會嫁給他?」心理學家追蹤82對夫妻發現:幸福夫妻有1共通點

最近,有個朋友一直向我吐槽,她的老公不懂她的精神世界,兩人的精神世界經常不在同一個頻道上。我問她:「你認為精神世界在一個頻道上應該是怎樣的?你覺得他當初最吸引你的優點是什麼?」她說:「至少他應該知道我心裡想的是什麼,我說什麼,他應該都能理解我。當初他吸引我的主要是他這個人很有責任心和上進心,人品好,對我很體貼。」

閱讀更多

兒子要結婚卻不想搬出去…她苦惱「我不想再當媳婦了!」過來人忠告:婚姻裡不能省的2筆錢

tCol 2023-12-07

尚瑞君

兒子要結婚卻不想搬出去…她苦惱「我不想再當媳婦了!」過來人忠告:婚姻裡不能省的2筆錢

當了媳婦,我們會增加許多角色與關係,想把這些複雜的事變簡單,就要在房子跟孩子這兩件事上考慮清楚,如果沒有先與另一半達成共識,不但會影響婚姻的品質,也會干擾到身心的自由度。

閱讀更多

「太太輕生掛在16樓高空」前科技部長辭官退休,陪妻度過憂鬱低谷:結婚發誓照顧到老,說話要算數

tCol 2023-12-05

王素梅, 陳良基

「太太輕生掛在16樓高空」前科技部長辭官退休,陪妻度過憂鬱低谷:結婚發誓照顧到老,說話要算數

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8個人之中就有1個人患有精神相關疾病,台灣則至少有超過200萬個家庭正處於憂鬱風暴之中。那一天,當前科技部長陳良基發現結褵40年的另一半站在16樓的陽台上打算縱身一跳時,他唯一的念頭,只有緊緊抓住她的手……原本開朗大方的太太素梅嚴重失眠、變得沉默寡言、行動遲緩,害怕面對人群,宛如陷入憂鬱流沙,身體的自主能力一點一滴地流失了,而自信心、安全感也跟潰堤。當她越是心急、越是掙扎,就陷得越深;藥物副作用使得記憶漸漸空白,更令她感到失落。「環境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但要不要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考驗,陳良基決心卸下部長職位,提前從台大退休。除了安排太太接受精神科的專業醫療和心理諮商之外,他也每天按表操課地陪伴太太定期散步、做運動、追劇、出遊,鼓勵她寫下「煩惱筆記本」……經過兩年悉心照顧與一家人同心協力的努力,那個熟悉的太太又回來了。罹患憂鬱症不是誰的錯,只是大腦生病了。身為守護者的你,若能用包容的心去理解,持之以恆的陪伴,就能看見痊癒的曙光。

閱讀更多

瘦身10幾公斤,體脂率卻沒變化「難道全瘦到肌肉?」別急!醫師有話要說

tCol 2023-11-30

陳潮宗

瘦身10幾公斤,體脂率卻沒變化「難道全瘦到肌肉?」別急!醫師有話要說

瘦身成功是令人喜悅的事,但我在減重門診中常常遇到病人詢問,他明明瘦了10幾、20公斤,為何體脂率還是沒什麼改變,難道瘦掉的全是肌肉嗎?

閱讀更多

才相親完「媒人婆已追來」…南光長媳:公公一心想找個念藥學系的媳婦,大三相親還是管區員警牽線

tCol 2023-11-29

陳淑泰, 杜蕙蓉

才相親完「媒人婆已追來」…南光長媳:公公一心想找個念藥學系的媳婦,大三相親還是管區員警牽線

南光創辦迄今60年,這一甲子的歲月,如同台灣本土製藥業發展的縮影,本書以南光化學製藥總經理王玉杯的個人歷史為時間軸,書寫其出身、童年、求學至大學畢業嫁入南光製藥後的成長記事。

閱讀更多

同樣「中年喪偶」,為什麼女人寧願單身,男人卻多半再婚?過來人一語道破婚姻現實

tCol 2023-11-29

尚瑞君

同樣「中年喪偶」,為什麼女人寧願單身,男人卻多半再婚?過來人一語道破婚姻現實

近年我常進出醫院,發現女人生病了,不是自己去看病,就是有女兒陪同,又或是由外傭推著輪椅去看病,很少看到有丈夫隨身在側。但是男人生病了,陪他去看病的,則大多是他的妻子。

閱讀更多

55歲醫生單身、膝下無子女,很擔心未來退休安養!3建議打造快樂第二人生、財產都能捐公益

tCol 2023-11-27

李雪雯

55歲醫生單身、膝下無子女,很擔心未來退休安養!3建議打造快樂第二人生、財產都能捐公益

55歲的郝醫生,目前單身、膝下無子女,所以很擔心未來退休安養的問題,以及退休後的生活照顧。 還有,正因為沒有子女,他也希望身後財產都能捐做公益……。

閱讀更多

蔡詩萍聊96歲公務員老父親:冬天一到,扛著被子到台大宿舍來…女兒長大才懂「當年爸爸的孤獨」

tCol 2023-11-25

李四端, 台灣優視媒體

蔡詩萍聊96歲公務員老父親:冬天一到,扛著被子到台大宿舍來…女兒長大才懂「當年爸爸的孤獨」

蔡詩萍:我常常會看到一些人留言說:你真的好幸福喔,你爸媽都還在,而且你到這年紀了,你爸媽都還在。我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還好啊,因為我們太習慣了,可是看了幾次不同的人這樣講,突然間覺得滿有道理的。有一些讀者互動,我聽到最感傷的是,很多人說他看這書之後就非常想念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父親可能走很久了。我才突然發現到出書的時候,我爸爸還在,我還可以把書拿回去給他,雖然他已經很疲累了,不一定能看書,可是我爸還會這樣子翻翻書,我弟弟當場拍下一張照片。你看一個90幾歲的老先生翻兒子寫他的書,你曉得這種感覺就很溫暖。

閱讀更多

全家6姊妹都台大畢業!洪蘭出身學霸家族卻說:別送孩子去補習班,「輸在起跑點」是最錯的觀念

tCol 2023-11-14

李四端, 台灣優視媒體

全家6姊妹都台大畢業!洪蘭出身學霸家族卻說:別送孩子去補習班,「輸在起跑點」是最錯的觀念

編按:今年76歲的腦科學家洪蘭,出生於司法世家,祖父為檢察官,父親洪福增是由軍法官檢覈而成的律師,家共有六位姊妹,皆為畢業於北一女及台大的傑出學子。其中三位擁有博士學位,另外三位則擁有碩士學位,堪稱學霸家族。洪蘭深信,姊妹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成就的原因,應歸功於她們父親言傳身教的深厚底蘊。

閱讀更多

「謝天謝地,當年沒考公務員!」鐵飯碗變紙飯碗...年薪千萬職場講師:40歲才明白,原來放棄就是得到

tCol 2023-11-07

謝文憲

「謝天謝地,當年沒考公務員!」鐵飯碗變紙飯碗...年薪千萬職場講師:40歲才明白,原來放棄就是得到

朋友在臉書上Po文:「請教臉書大神,有誰近兩年去過日月潭,跪求假日6千元上下的房間,安靜恬適,適合全家出遊,希望沒有陸客出沒,遠一點無所謂。」朋友們瘋狂留言、按讚,只有我回:「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是的,就是這句話,不僅是我的人生觀,更是我的決策模式。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