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智能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93

「當孝子」獨自長照母親,兄姊只會喊「加油」…他重度憂鬱求助無望,勒斃病母遭判8年

tCol 2025-03-12

聯合報 記者王宏舜

「當孝子」獨自長照母親,兄姊只會喊「加油」…他重度憂鬱求助無望,勒斃病母遭判8年

吳姓男子獨自照顧病母,因壓力過大,他罹患重鬱症,2023年6月為求解脫,徒手勒斃母親、伴屍7小時後自首;桃園地院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吳8年徒刑,刑後監護2年。台灣高等法院今審理,吳說獨自照顧母親6、7年,母親因椎間盤突出而哀哀叫,他每天只能睡1、2個小時;他曾向哥哥、姊姊訴苦,兄姊卻都叫他「加油」,已經叫他「加油」4、5年了。高院今辯論終結,吳在最後陳述時表示「我錯了,錯在殺我媽」,審判長諭知4月8日宣判。

閱讀更多

高度近視潛藏失明危機!慎防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風險,醫提醒應定期檢查

tCol 2025-03-11

NOW健康

高度近視潛藏失明危機!慎防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風險,醫提醒應定期檢查

台灣近視問題嚴重,高度近視更潛藏失明危機!台灣高度近視比例居高不下,台灣18歲以下的學生有高達36%為高度近視,眼科醫師朱智盟示警,高度近視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其中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更可能導致視力嚴重受損,甚至失明。建議及早透過藥物或手術治療,避免陷入不可逆的視力惡化危機。

閱讀更多

她幫兒推輪椅來醫院,卻是要治自己的乳癌!「要不是放不下這孩子,真的很想就這樣了結生命」

tCol 2025-02-12

盧俊義

她幫兒推輪椅來醫院,卻是要治自己的乳癌!「要不是放不下這孩子,真的很想就這樣了結生命」

每次來醫院,她都是用手推輪椅帶自己的兒子前來。不是兒子要看醫師,而是她自己──她的乳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她的兒子出生時就是身障兒,她的先生因此離棄這個家庭,連兒子也不要了。她含著眼淚,堅忍地將養育孩子的責任扛了下來。她背著身障的孩子去打工,養活自己和孩子。

閱讀更多

我到底是「健忘」還是「失智」?原來有6個D,代表認知功能減退!

tCol 2024-12-16

卓良珍

我到底是「健忘」還是「失智」?原來有6個D,代表認知功能減退!

認知功能是一個人表現知覺感受的心智狀態,像是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解決問題與表達的能力等。認知功能的改變會受個人腦神經功能、身心健康狀態,以及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或社會心理壓力的刺激之適應力所影響(Birren & Birren, 1990)。

閱讀更多

彭冠宇專欄》暖科技下,與離世阿公的超時空重逢!美好回憶,是人生前進的力量

tCol 2024-12-12

彭冠宇

彭冠宇專欄》暖科技下,與離世阿公的超時空重逢!美好回憶,是人生前進的力量

轉涼的竹塹城,連續幾天趕著出差,睡眠極少,周六午後竟然在書房椅上打了個盹兒,我做了一個夢。夢中爸媽指著椅子上的一個長輩,我一瞧看傻了,是已經離開20多年的外公,大概仍是70來歲的模樣,還正疑惑這是怎樣一個概念的時候,對面另外一張椅子出現了已經離開12年的阿公,也是70多歲很好看的樣子,連皮膚都感覺有美顏的效果。聽著父親喊聲:「爸!」再看著阿公回應,即便已經看到桌上有一台高端 智能 的投影機,我仍禁不住地淚流。都12年了,那慈祥看著我的神情,深切刻在我心版上未曾模糊。我在椅子上冷醒了,卻給這個科技暖了,真有一天能有這樣的科技實力,肯定療癒撫慰許多心靈。

閱讀更多

2024醫療科技展,中醫大暨醫療體系AI新藥開發領航!全球首例異體CAR-T,抗癌治療新突破

tCol 2024-12-06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新聞稿

2024醫療科技展,中醫大暨醫療體系AI新藥開發領航!全球首例異體CAR-T,抗癌治療新突破

「2024台灣醫療科技展」將於12月5日至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以「精準創新、邁向卓越」為主題,聚焦突破性的「AI新藥研發」。在醫學大學、醫學中心與生醫產業優勢上,與國際著名生物醫藥研發的日本京都大學成立全球研發中心。內容圍繞「再生醫學」、「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特色醫療」及「創新研究」五大核心,全面呈現醫療創新與臨床應用的最新突破。

閱讀更多

失智症早期的10大徵兆!中2個,患者有可能極早期失智症

tCol 2024-11-27

卓良珍

失智症早期的10大徵兆!中2個,患者有可能極早期失智症

失智症是拉丁文dement(瘋狂)加上ia(病態)之意。皮爾斯(Pearce)及米勒(Miller)兩位醫師解釋為:「失智症是一種大腦的疾病,呈現 智能 及人格的頹退,反映出記憶力、定向感、注意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情感表現等認知功能受損與社會功能退化。發生於滿15歲抽象思考成熟以後,意識清楚,且須排除重度憂鬱症、精神病頹退、藥物、失眠及譫妄狀態等所影響的因素。」而《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則將失智症列為「重度神經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閱讀更多

提早服藥能預防失智症?他長照父母揭殘酷真相:用藥短期延緩退化,不如把握「這段黃金時間」

tCol 2024-11-20

康哲偉

提早服藥能預防失智症?他長照父母揭殘酷真相:用藥短期延緩退化,不如把握「這段黃金時間」

編按:作者曾擔任知名職場雜誌副總編、財經管理雜誌副主編,在邁入中年,全力拚搏事業之際,卻遭逢父親意外跌倒,短短一年,時年79歲的父親由健步如飛到二度跌倒臥床,全職照顧的母親也因心神、體力不繼出了車禍,於是家人分工、醫療、財務、看護與法律等問題紛沓而至。父親逝去後,他決定分享自身經歷,企畫這本給上班族看的「知老小百科」。

閱讀更多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tCol 2024-11-01

卓良珍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