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韋恩的食農生活
咖啡可以說是現在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嗜好性飲料,本文想以食品科學的角度看看咖啡的豐富世界,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一些有趣的咖啡統計數字,就會覺得咖啡的世界既深奧又有意思。
閱讀更多
2022-10-12
陳亭均
盧豐華打開「有竹居」紅色大鐵門,背後是他悉心栽培的花園,更是他人生下半場的基地。他退休,卻不想躺平,拎起醫師包,隨時準備繼續為他的病人們「往診」。
閱讀更多
2022-10-11
陳艾妮
誰喜歡養老院?不管喜不喜歡,為自己規劃養老院,已成為人們的「人生規劃」的一個選項。那麼,誰該去養老院?幾歲適合去住養老院?
閱讀更多
2022-09-29
林依榕
陳文茜29日凌晨以「整理遺照」為題,在臉書PO出和袁惟仁合照,並寫下「他走了」,引發網友一陣譁然,連袁惟仁前妻陸元琪都表示驚訝、被嚇到,表示要再確認。隨後陳文茜修改內容致歉,表示是半夜吃了安眠藥才寫錯內容,袁惟仁兒子袁義也表示「爸爸沒事」,證實是虛驚一場。(原文刊登於2022/4/10,更新時間為2022/9/29)
閱讀更多
2022-09-26
林暐鈞
植物 不僅能療癒生活,也能學到種種智慧,原來人生,可以這麼活著。古碧玲老師的新書著作《不知道的都叫樹》給每一個人不一樣的生活啟發,原來,透過 植物 可以不斷自問,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人際關係,如何養育子女,又如何,經營自己的家庭?
閱讀更多
2022-09-12
郭美懿
盧文鈞的石店子69有機書店是不「賣」書的,取名「書店」並非掛羊頭賣狗肉,事實上以百年老屋改裝而成的書店,藏書極其豐富,數千本書等待著有緣人「以書換書」,讓閱讀如同一場旅行,能不斷的傳遞下去。
閱讀更多
2022-09-06
郭美懿整理
在北醫附醫安寧病房外的戶外平台,有座美麗的空中花園「心悅園」,天氣晴朗時可供病患與家屬走出病房舒展筋骨,氣候不佳時也能從病房內看到綠意盎然的景觀。這個給予安寧病人與家屬一方靜謐的療癒空間,設立背後卻有滿滿洋蔥,捐贈者是台灣知名商務律師陳玲玉,為紀念在北醫安寧病房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母親所設立。
閱讀更多
2022-09-05
郭美懿
百歲人瑞陳舍華的一天是這樣過的:清晨7點起床,量血壓、測血糖,準時吃早餐;女兒在客廳、臥房共擺了3張按摩椅,方便他隨時「馬」一下,按上1個多小時,睡個回籠覺,正午12點開飯。午覺後看報、聽政論節目,尤其不能錯過疫情分析,以及每日的氣象預報。午茶時段他最是精神,喝個咖啡、吃個點心,興起時便拄著柺杖,在百坪大的宅子裡走上20多圈。「行穩致遠,一定要動才有力!」陳舍華如是道。
閱讀更多
2022-08-25
張明志
人一生下來就不可避免地要往死亡之路走去。人生的終站是必然,也是自然,每個人都希望生命平和地、完美地畫上美麗的句點。大多數人若生病已久,平常已知自己死亡將至,無論多麼不捨,到終還算能坦然面對。
閱讀更多
2022-08-19
高愛倫
我們不能只做別人的酒肉朋友。對朋友,除了挽著手尋歡作樂,也要懂得察言觀色,提前關注與協助需要幫助的對象。陪伴憂鬱症病患最好的方法就是「陪」與「伴」。
閱讀更多
13/ 30
第 13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