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愛心理
一旦你體驗幸福快樂,接下來的人生,就能以此體驗感為指標,你進而可以決定是否用相同的思維生活,是否要花大量的時間環繞在讓你受傷的人際關係中,是否要調整你與人互動的方式,來因應愛的指標感。
閱讀更多
2020-06-02
愛心理
雖然不能否認,我們的社會對於「男女平等」相較以往逐漸受到重視,許多觀念也在改變,但生活中仍然充斥著男尊女悲的氣息,只是不能浮出檯面而已。
閱讀更多
2020-05-29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很多人都知道該把家裡無用的東西「斷捨離」,讓家裡的空間得到釋放,人的心情也會隨之變好。這個觀念同樣適用在套牢N年的股票上,但畢竟這些股票不是實體物,而且投資人又不甘心處分後就要承認虧損,所以反而成了很多人最不願意去面對的無用的東西。
閱讀更多
2020-05-29
小虎文
「『我現在死了也沒什麼遺憾』。當一個人能夠享受每個當下,他會把焦點從外界放回自己身上來,他就有力量,去面對未來任何的變化。」不妨來思考要如何成為「上流老人」,創造多采多姿的老後生活,除了要有錢、有閒,也要每天過得充實、自在!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父親走的那一刻,醫院讓我親手拔掉呼吸器,一拔,父親的牙齒頓時全崩掉了下來;他身上裝滿管子留下的孔洞,我一針針地縫著,我心痛地問自己,為什麼不讓父親在家中安寧地走?至少有尊嚴多了!」回想起父親痛苦的離世,衛福部長陳時中吐露深埋內心多年心聲,眼眶泛淚盡是滿滿不捨。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而這樣決定適時放手的生命故事,20 多年來,不斷的在安寧病房重演著⋯⋯。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年1月6日上路,花蓮洪清海、林瓊雲夫妻檔,是花蓮慈濟醫院第一批「預立醫療決定書」簽署者。經歷人生起起落落,老夫妻倆已看開生死,開心且果斷地簽下同意書,希望為11名子女減輕壓力,更為自己爭取善終權利。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台灣約有28 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將在2065 年逼近90 萬人,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的失智患者尚未確診。醫師分析,原因在於重度失智者可能已臥床、失能,或是輕度失智誤以為自己只是記憶不好,而未前往就醫。
閱讀更多
2020-05-22
魏怡嘉, 黃子明等
「妳愛我,我也愛妳!」這句話出自開始失智的邱志成口中,或許已遲到幾十年,但聽在邱太太李素真耳裡仍無比安慰。她說:「結婚幾十年,現在的他最專情。」有時兩人出去散步,李素真沒跟上,老伴還會回過身來等她。
閱讀更多
2020-05-21
小虎文
「每天我們回到家,變成一件非常放鬆的事,我們睡前一定會聊聊今天發生的各種『小事』,然後彼此都會笑得很開心,白頭偕老就是與自己所愛在一起,一點都勉強不來。」結婚20多年,又一起創業,感情不減反增;誰說婚姻裡沒有愛情、靈魂伴侶?熟齡下半場,沒有他(她)不行。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