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保羅.多倫
收入本身不會讓你更快樂,但收入使人擁有更多選擇,有更多欲望得以實現。 更多收入表示你可以買更多東西或減少工作量,也可以兩者都要。
閱讀更多
2022-02-22
洪連盛 會計師
蔡董想在自己百年後,將一生攢下的10億資產全數傳承給小兒子,因此興起了寫遺囑的念頭。但洪會計師告訴蔡董:即使蔡董寫了遺囑,未來蔡董百年的時候,太太可先主張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剩餘的財產部分,太太及大兒子仍可再主張合計1/3的特留分。因此透過遺囑,蔡董的小兒子大概僅可繼承約3億多的遺產。此時,蔡董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2-02-18
艾蜜莉
前幾天看到一篇新聞,內容是說,有位網友定期定額買ETF,但是短短8個月卻賠了30%以上!這可能會讓也想嘗試定期定額ETF的新手朋友嚇到,想說ETF不是就是讓新手投資人,或是沒時間看盤、研究個股的上班族,不用費心、費時就能一次買到各種類的好股票嗎!?但這樣的結果,好像跟說好的不一樣耶?
閱讀更多
2022-02-14
彭蕙珍
邱懷青在30歲那年靠著儲蓄加投資,已擁1000萬元身價。婚後和先生成立家庭帳戶,以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6年後累積2000萬元。學財經的她個性平穩,找尋每年獲利5~8%的投資工具,滾出100萬元被動收入,實現財富獨立。今年36歲的她笑道:「我還不能說自己實現了財富自由,但可以說財富獨立,也就是被動收入足以支應家庭生活開銷,不用再為五斗米折腰,並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工作方式;這是我花十年時間好好工作、投資,實現的理財初級目標。」
閱讀更多
2022-02-09
林心怡
「如何在關鍵時刻低接買股,不要輕易離開市場;又該如何設定安全合理的出場點,紀律執行停利停損。這些,將是未來一年的致勝重點。」黃仁慶喃喃地說。在他眼裡,整體投資環境正在轉變,基本面、資金面對股市的助漲能量都將不如過往,股市操作難度提高,若要持續有所斬獲,「買」與「賣」的拿捏都得精準,不可顧此失彼。
閱讀更多
2022-02-08
黃惠如
走路太平凡了,畢竟多數人都會走路,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創造多走路的機會。最新科學發現,只要前腳接著後腳一步步往前走,走六個月,就能將大腦裡的時鐘往回轉。
閱讀更多
2022-02-07
溫國信
2011年,臺灣存股教父溫國信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掀起投資市場一陣雪球股話題。68歲的溫國信多年來他秉持存好股理財的原則,從2005年開始存股,靠著一套存股心法,目前年領股息超過百萬元,即使在空頭時,年獲利平均照樣達15%。
閱讀更多
2022-01-19
傑森‧塞爾克, 愛倫‧里德
「忙碌才好,多做一點」心態,對身心有害。制定計畫時,短期成果目標應該要比較實際。最常看到的錯誤就是「目標設得很高,希望能盡量做到」,原因出在它對你我自信心所造成的影響。更別提,這樣的目標有很高的可能性會失敗。
閱讀更多
2022-01-06
陳逸朴(小資YP)
作者身為小資族專注本業的同時,他貫徹指數化投資的理念,靠著一年只要5分鐘,免看盤、不選股的投資法,達成了以下的財務目標: ●突破10%的年化報酬率,獲利超過百萬 ●為自己打造每月3萬元的被動收入 ●花少許時間被動投資,用更多時間主動享受生活!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