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NOW健康
絕大多數藥品都需添加賦形劑,讓藥物穩定成形、不易變質、方便服用,且好吸收,不過,賦形劑也可能引發副作用,前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提醒,如服用某藥物後身體出現過敏、紅疹等症狀,因很難在短時間內得知是對主成分或是賦形劑過敏,因此務必及早告知醫師或藥師,調整藥物品項。
閱讀更多
2023-08-05
郭美懿整理
台語用「血油」來稱呼「高血脂」,但這傳神名詞並非沒有根據,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日前貼出病患的血液檢驗照,只見試管中的血液呈現「油血分離」貌,厚厚一層油脂觸目驚心,特別PO照衛教病人「不要吃太油!」
閱讀更多
2023-07-27
旅行印象企劃
大倉久和大飯店8月歡慶開業11週年,首波慶祝活動與日本知名百年鑄造品牌「能作NOUSAKU」合作,攜手打造「錫の饗宴」特別企劃。7月26日至8月31日限定推出:味覺及視覺雙重饗宴的「山里會錫」會席料理,每套3,800元起,加贈限量聯名筷架組,送完為止。
閱讀更多
2023-07-12
NOW健康
睡眠品質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心理健康、光照和身體問題等,另外,眾所周知的是飲食與睡眠品質的關係也相當密切。最近1項研究調查了食物營養對睡眠品質的影響,結果發現吃垃圾食物竟會擾亂深度睡眠,而此項研究之後發表於《Obesity》(肥胖雜誌)上,引起了眾人熱議。
閱讀更多
2023-07-04
鄭閔聲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前列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則同樣位居第五位,長期觀察排名更有往前趨勢,近40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70倍,死亡率則加約20倍,並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近年不少名人飽受攝護腺癌之苦,包括藝人余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衛教專家潘懷宗、以及作家李家同等;而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更在2021年因攝護腺癌惡化離世。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緩慢的癌症,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常常已經進入晚期,甚至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會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想要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新光醫院董事、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表示,有一種很好的血液腫瘤標記「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固定抽血檢驗,當PSA異常升高,下一步就是要進行攝護腺切片,因為第一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可達95%,如果早期發現,就不必擔心會死於攝護腺癌。(原文刊載於2021/3/10,更新時間為2023/7/4)
閱讀更多
2023-06-12
林暐鈞
「我不再是年輕的導演,現在活到這年紀,就是想為台灣多留一點故事,然後交到年輕人手上。」活到一定年齡,未必年老力衰,而是活出生命的韻味,就像一台經歷時代洗禮的火車,依然準時上工,乘載每一個人的生命故事。51歲的金馬導演蕭菊貞推出最新作品《南方,寂寞鐵道》,她說總認為自己拍的不是火車,而是帶有台灣味的故事,不論是鐵軌、火車、車站,還有人與人情感的連結,都是台灣人共同的成長記憶,最動容的人生百味,人生百態。
閱讀更多
2023-05-12
數位內容部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知名作家李家同週四(5/11)在臉書發文表示,日前做了攝護腺切片檢查,結果確定罹患攝護腺癌。李家同說,至於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要看以後的檢查才知道,「我猜我的癌症還沒有太嚴重的擴散,理由是我還在若無其事地打網球。如果是癌末,大概打不成網球吧。」
閱讀更多
2023-03-23
陳重銘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前兩句講的是基因,龍只能生出龍,鳳也不會生出雞來,最後一句講的是傳承,因為老鼠爸爸只會打洞,所以老鼠的兒子也只能跟著打洞。如果老鼠的爸爸會飛天,那麼老鼠兒子也會像老鷹般飛翔了。可是老鼠沒有翅膀,要如何飛翔呢?
閱讀更多
2023-03-03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82
Q:我是健宏,今年49歲,老婆47歲,結婚20年,兩個女兒分別18、16歲,小兒子11歲。我很想離婚,也已搬出來獨居半年,主因是近10年來一直遭老婆否定,動輒得咎,都快活不下去。我想離婚,但老婆不肯,也擔心會影響孩子,我該如何是好?我在老婆眼中,不僅一無是處,連跟我相關的一切也加以否定,像我在精密 機械 業工作,這也算是台灣製造業的重要支柱,公司也算是有頭有臉,但任職電子業、賺錢比我略多的老婆卻總瞧不起說:「你們業界水準未免太低了!」跟其他行業相比,我的年終也算不錯,但回家拿給她,也被打臉:「這是年終嗎?你在幹嗎?你們公司在幹嗎?」參加孩子的活動,我早起去佔位,她姍姍來遲卻說:「怎麼是這種爛位置?」不管我做什麼,老婆總是不滿意。尤其近10年,她公司發展順遂,年薪變成比我高,態度更差,我實在受夠了!我以為只要稍微忍耐、多努力一點,就能維持家中和平,家事幾乎都是我在做,也盡力分擔孩子的事,但她永遠不滿足。我能體會她或許為了追求高薪、升遷而倍感壓力,但我的體諒完全沒有打動她。像有次她要我洗碗,我想先把信件回完,她氣到當面把我的威士忌倒掉;我們偶而才帶孩子回老家,告別時我爸媽心疼孫子,叮囑「小心天冷別感冒!」這麼普通的對話,老婆卻覺得是說她不會照顧小孩,不肯再帶孩子回去。我每天都不想回家,多年來遭到霸凌的無數小事是否能構成離婚要件?我2個月前提出離婚,她生氣說「就算要離婚也是我提出,我都46歲了,你現在拋棄我,我怎麼見人?」在乎外界看法的她死不答應,但我不可能繼續這樣活下去!現在有孩子,日子還能勉強過,但想到下一個10年就覺人生無望,而且10年後孩子都大了,我更無法跟老婆獨處,在一起連呼吸都困難,壓力甚至引發皮膚紅腫等狀況。搬出來自己住之後,各種毛病瞬間消失,更加深離婚的念頭,就算要上法院打官司都想跟她分手。我搬出來後她沒要求我回家,但2個月前提出離婚要求,她覺得很沒面子,要我先回家跟孩子們說清楚再談,我才知道孩子們都很想我,覺得爸爸一人在外生活很可憐,看到孩子們的眼淚,我實在不忍心,尤其兒子嚎啕大哭,讓我不知如何是好?但才回家2天,老婆沒幾分鐘就故態復萌,開始罵人,甚至把我正要吃的菜飯從餐桌掃落,所以我偶而才回家。不知這樣的狀態是否算遭家暴,是否能構成離婚理由?我也怕她堅決不離婚或不讓我見孩子,我該怎麼半才好?
閱讀更多
2023-02-24
照護線上
95歲的陳伯伯身體一向相當硬朗,不僅行動自如,甚至每天都保有運動習慣,但有次不小心感冒之後,卻一直出現氣喘吁吁的症狀,原本擔心是肺炎,沒想到就醫後竟發現是主動脈瓣膜狹窄釀禍,陳伯伯為重拾生活品質,因此立刻決定進行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閱讀更多
3/ 18
第 3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