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3
吳家揚
編按:作者吳家揚小時候家裡是開麵包店,前門賣麵包和雜貨,屋後則是麵包烘焙場所,小學二年級起放學就先回家當童工幫忙賣麵包。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為何能在37歲財富自由、42歲提早退休?吳家揚認為,首先要了解一輩子的收支全貌,這是人的大財庫,記得一定要將家人一起納入規劃。將已經有的、未來會有的,一筆一筆列出來,愈詳細愈好。接下來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念,他花錢的態度和做法如下。
閱讀更多
2021-09-10
今周刊編輯團隊
從高雄菜市場裡雞販的小孩,到橫掃兩岸冷凍物流、不動產、旅館、餐飲的一方之霸,他狂掃別人不要的土地,敢標被高雄人稱之為鬼屋的85大樓,莊榮德就像集團名稱「海霸王」一樣,展現霸氣,剽悍地開創出今天的海霸王集團。但這位千億富豪,至今仍常騎著Ubike在台北街頭,細看哪裡有店面、大樓值得買進;莊榮德的故事,是台灣人從底層拚搏向上的一則傳奇,傳奇的背後,有著值得你我學習的膽識,與人生破框的勇氣。
閱讀更多
2021-05-07
NOW健康
食道癌被喻為老男人癌症,9成患者為50至70歲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提醒,除了抽菸、喝酒、嚼 檳榔 之外,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以致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火燒心」民眾如自覺吞嚥卡卡,務必積極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21-04-23
NOW健康
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和國民健康署106年癌症登記資料,每年超過3千國人死於口腔癌、7千多人診斷為口腔癌。然而,口腔癌涉及面頰、舌頭、唇部和上下頷等部位,除頰粘膜癌之外,舌癌屬口腔第2常見腫瘤,初期會以小潰瘍表現,逐漸會侵犯舌內深處,進而造成吞嚥及說話困難。
閱讀更多
2021-04-13
謝政言醫師
人工植牙在現代,其實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10年的存活率高達95%—換句話說,就是100顆植牙之中,有95顆都使用了超過10年以上。雖然成功率極高,但患者最擔心的,還是害怕自己成為那不幸的5%。
閱讀更多
2021-04-01
李易紓
提到心血管疾病時,大家總是會下意識地跟老年人聯想在一起,然而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統計,在40~59歲中壯年中,有5~6%的人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而其中更有2~3%的人會發生心肌梗塞。
閱讀更多
2021-03-19
NOW健康
引發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 檳榔 、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平日也可在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如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1-02-24
謝政言醫師
口腔清潔是每天必做的重要事項,可以有效地避免許多口腔疾病的發生,從根本杜絕齲齒、 牙周病、 口臭等等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1-01-21
NOW健康
48歲的汪小姐,對飲食有自己堅持的喜好,愛吃辣的她,三餐的基本配備就是1罐辣椒醬一定要準備在桌上,還要再來上1碗熱熱的湯,溫度最好是冒煙微燙口。由於工作忙碌,為了犒賞辛勞的自己,每天回家前都會固定在住家樓下的便利商店帶上1手啤酒,再打開電視追劇1個人獨自喝光啤酒,享受微醺快感。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在同事眼中,都笑稱她是「酒國辣妹」。
閱讀更多
2021-01-20
林靜芸醫師
陳董受日本教育,很愛乾淨,只要流汗就洗澡,而且每次洗澡都用粗毛巾及清潔劑搓洗。陳董60歲時嚴重皮膚過敏,他作過測試,也避開過敏原,醫師吩咐他不要過度清洗。但在陳董的觀念,皮膚生病一定是沒洗乾淨,所以他改用減敏的清潔劑,依然常洗澡外加早晚泡澡。結果皮膚過敏愈來愈嚴重,除了得服用抗組織胺,還需標靶藥及類固醇。更慘的是藥物副作用,如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糖,慢慢出現。
閱讀更多
5/ 16
第 5頁,共 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