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鄭閔聲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
2019-03-08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李尚龍
你今天什麼都沒做,明天什麼都沒做,到了年底怎麼可能有什麼變化!
閱讀更多
2019-02-26
好房網/胡偉良
現在性價比最高的房子應該是大台北地區非蛋黃區但離蛋黃區不遠,交通又便捷的新房子。尤其是區域環境不錯、社區營造和管理不錯的房子更是首選。因為這樣的房子在當下它的價值還被低估中,隨著房屋的傳統價值的解購,全新的房地產價值正在塑造中。
閱讀更多
2019-01-28
左凌
年關將至,除了開開心心過大年、出遊、躺在沙發看整天電視,想必怎麼包紅包、該包給誰跟包多少,是很多人共通的煩惱。
閱讀更多
2019-01-21
好房網/林奇芬
台灣已經步入高齡社會,退休後的生活安排,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話題。以台灣房屋自有率高達8成的環境下,「以房養老」也成為一個日漸受到矚目的選項。
閱讀更多
2019-01-10
愛長照
老人在工作上展開「第二春」,可補足經濟收入之際,常與外界互動,也能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當生命充滿活力,病痛自然也降低,同時也能減少醫療與照顧資源,樂在工作,當個開心好命的老人。
閱讀更多
2019-01-09
林芷揚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是高齡社會的挑戰,陽明大學攜手國內電玩遊戲軟體業者投入「遊戲防老」的醫學研究等。74歲的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率先當起白老鼠,結果發現,曾經中風的他,大腦生理年齡只有60歲,記憶力也在中上 水準 !
閱讀更多
2019-01-09
歐陽善玲、林心怡、張道宜、沈瑜
公教人員年金改革通過,勞工的勞保改革箭在弦上,這是年金制度邁向長治久安的第一步,也是全民建立理財習慣的契機。根據國外年金改革經驗,只要加強理財素養,建立正確策略,不但能夠輕鬆彌補失去的退休金,照樣享受樂活退休,建立一生受用的理財力,甚至能讓你的財富比年改之前更加值。
閱讀更多
2018-12-26
愛長照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