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6
郭美懿
台灣首例「猴痘」個案現蹤,由於對猴痘病徵、傳染途徑陌生,讓不少民眾感到心慌。對此皮膚科醫師蔡逸姍在臉書發文,以一張手繪圖解釋猴痘症狀、病程,提醒猴痘紅疹會從「平面」、「凸起」、「水泡」、「膿包」依階段發展,直到「結痂掉完」才沒有傳染力。
閱讀更多
2022-06-25
郭美懿整理
猴痘已在全球48個國家擴散,迄今通報超過3200例,而繼新加坡、南韓之後,台灣也在6月24日出現首例境外移入個案,為台南一名25歲本國籍男性,過去半年在德國留學,16日入境後,21日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目前已匡列20位密切接觸者,需健康監測21天。
閱讀更多
2022-05-04
蘇絢慧
你若是真實地回看、檢視關係,就會發現過去曾經奮不顧身投入、在乎、重視,甚至一廂情願地付出,最後終將失衡,不會有好的結果。這並不是詛咒,而是邏輯,為什麼呢?因為當你奮不顧身地把自己投入在一段關係中,這種過度投入及過度付出,勢必早晚都會能量耗盡,不論身體或是心理能量,都會因為沒有補給而開始耗竭虛弱。
閱讀更多
2022-04-07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慢性過敏實在痛苦,打個噴嚏就像啟動過敏的開關,眼淚鼻涕流個不停,即使吃了中西藥依然症狀反覆,真的好苦惱。特別是台灣高溫潮濕,空氣品質不佳,加上常吹冷氣、喝冰水、吃冷食的行為,導致鼻子過敏的人數越來越多,常誘發咳嗽、氣喘,就連汗疹、皰疹、濕疹等皮膚問題都變嚴重。
閱讀更多
2022-03-28
郭美懿
迎接清明連假到來,歡聚出遊之餘,可要注意諾羅病毒來襲!據疾病管制署急診就醫監測資料顯示,從228連假後急性腸胃炎就開始在全台流行,每週逾10萬人腹瀉就醫,檢測多為諾羅病毒感染。醫師提醒,雖然諾羅引起的上吐下瀉通常在3天內緩解,但長者、慢性病、腎或心臟病疾患易發生嚴重病例,有相關症狀還是要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2-03-17
李易紓
編按:知名作家吳淡如昨日(3/16)在臉書透露,自從7年前做斷層掃描在肺部發現20個肺結節後,每年都會到醫院例行性的CT檢查。昨天檢查安全過關,她提醒步入中年後都應定期健檢,也分享:「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活在當下,有陽光就要享受。」吳淡如說,7年前媽媽一到醫院檢查就發現是第4期肺腺癌,當時醫生詢問家族病史,發現母親所有姊妹都得過肺癌,立刻開單叫她去做斷層掃描。「結果發現20個結節,唉喲好多啊…還好都小於0.5公分。」她推測可能是小時候多次罹患肺炎所致,「某些癌細胞在你免疫力好的時候是會休息的,你不好的時候就開始大軍入侵…。」吳淡如說,過去7年來,年紀稍長的表親們發病比例很高,且幾乎都是肺癌,他們未必抽菸,也多生活在好山好水的宜蘭,不能以空氣 污染 來解釋病因,只能說家族中的罹癌基因力量強大。「如果說這20個肺部的小白點給我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年輕時曾是憂鬱文青的我,現在就算心情不好,時間也很短。」因為中醫認為心情不好會傷肺,她因而練就「過2分鐘就變樂觀的本領」。她也提到,感謝這些小白點讓她關照自己,也注意補充足夠營養、在乎免疫力,笑稱:「孩子太小,沒資格真的生病!」昨天吳淡如做完斷層後「宣判無罪」,肺結節沒有長大,減肥中的她特別犒賞自己吃了鹹酥雞和剉冰,歡慶自己「又可以好好的活一年」。醫師表示,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半需要藉由健康檢查來發現是否有異狀,通常小於1公分的結節定期追蹤即可。但若追蹤時發現結節變大、長厚,甚至型態改變就需要進行手術,究竟有哪些病徵應該注意?(原文刊登於2020/9/29,更新時間為2022/3/17)
閱讀更多
2022-01-17
照護線上
「醫師,我兒子額頭的傷口一直流血。」林媽媽焦急地說。「怎麼受傷的?」醫師問「剛剛在打球的時候和同學相撞,兩個人都受傷了。」醫師小心地掀開紗布,額頭上的撕裂傷便流出血來。「這傷口要不要縫合?要不要打破傷風?會不會留疤?」林媽媽一口氣問了好幾個問題。日常生活中,大家多少都有受傷的經驗,也都會有類似的問題,讓我們請醫師來解答。
閱讀更多
2022-01-07
照護線上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大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不過流感病毒可沒有沉寂,流感會不會出現大反撲,是目前全世界都很關心的議題。臺大兒童醫院黃立民院長表示,流感疫情與邊境管制措施有關,隨著政策的調整,流感再流行的機會相當大。因為已經兩年沒有流行,加上監視結果顯示,流感病毒株已經改變,所以當流感疫情升溫,可能出現大流行。
閱讀更多
2021-10-15
今周刊編輯團隊
台灣算不算醫療先進國家?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台灣一診斷出肺癌,近六成已是末期,導致肺癌的死亡人數居十大癌症之冠,也燒掉最多健保費用。新國病來襲,我們該如何對抗?
閱讀更多
2021-08-25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吃不好、睡不好、精神差,甚至感到運氣不順,在中醫看法中,是毒素廢物不能順利排出體外、讓氣不能流通,反之,人體清氣能上升、濁氣能下降,這就叫「升清降濁」,代表身上的氣運行通暢。
閱讀更多
8/ 23
第 8頁,共 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