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萬芳醫院新聞稿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病人經常面臨皮膚乾燥、紅腫、劇烈搔癢及脫屑等困擾,這些反覆發作的症狀不僅影響日常生活,也對心理健康造成壓力。傳統治療雖能緩解症狀,卻無法有效降低復發機率,導致許多病人長期感到困擾。隨著醫藥科技的發展,新型口服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製劑的問世,為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不僅提升療效,也讓病人得以擺脫反覆發作的困擾,重拾健康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4-07
郭美懿
一般人熟知用來美容除皺的肉毒桿菌,沒想到還可以治療偏頭痛!一名57歲婦人長年偏頭痛,不但影響生活、工作,甚至還出現憂鬱症,常常需要跑急診打針。在施以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後,6個月內未再嚴重發作,目前只要每4個月回診並安排注射即可,終於擺脫長達15年的偏頭痛之苦。
閱讀更多
2021-09-02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李易紓整理
首批93.2萬劑BNT疫苗今(9/2)上午7點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親自接機,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因為還處於隔離期間,委託表姊、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代為接機。目前政府規劃讓12-17歲在校學生造冊施打,另外將優先提供18-22歲對象,可至疫苗預約平台登記意願與預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首批大約到貨90多萬劑,將由高年級往低年級打,剩下疫苗開放18歲到22歲族群登記。不少家長會猶豫,是否要讓家中青少年施打,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用6個QA來為父母們解答心中疑慮。
閱讀更多
2021-07-29
HEHO記者李祉函
編按: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在8/2(一)中午12點前,開放莫德納第2劑疫苗登記,第1至3類對象及孕婦需間隔28天,其餘對象則要間隔10到12週,第一劑接種AZ的,也可以在平台填寫第二意願。7月初不少長輩進行莫德納疫苗第一劑大規模接種,預計8月底陸續滿10周,將可進行第二劑施打,除了上網登記外,後續系統準備完成後,滿10周也可進行預約。進入AZ疫苗、莫德納疫苗第二劑接種,快先了解第二劑的副作用、不良反應有哪些?來看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研究所教授張南驥解析。
閱讀更多
2021-07-22
張家麒
20210727編按:第3輪新冠疫苗意願登記於7/20截止,全國約887萬人登記,其中495萬人有意願接種AZ疫苗,而新冠疫苗預約平台第4輪7/27起也開放預約,這次開放至38歲以上民眾(198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可預約接種。除了38歲以上民眾外,宜蘭縣、基隆市因爲受颱風影響取消預約者,以及第三輪已收過簡訊但未完成預約者約144萬人,將陸續收到預約簡訊,施打時間自7/30至8/6,這次還是以AZ疫苗為主。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林嘉俊特別分享「AZ接種攻略」;那些人不能打AZ、常見副作用、注意是否有血栓症狀、出現副作用如何因應,醫師也不吝嗇分享自己的接種經驗。
閱讀更多
2021-07-14
李易紓
日本政府13日第三度宣布贈送台灣100萬劑AZ疫苗,並預定15日運送抵台,再加上本周內還有兩批自購AZ疫苗將到貨,合計新到貨的AZ疫苗量約200萬劑!隨著新冠疫苗量放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往下開放疫苗意願登記年齡層,只要是民國92年以前出生、滿18歲以上的民眾,都能到疫苗預約平台做意願登記,疫苗種類可以選擇AZ或莫德納,也可以複選,不過未來會以登記AZ疫苗的民眾為優先施打對象。
閱讀更多
2021-07-05
聯合報 / 記者蕭羽耘、陳雨鑫、謝承恩、許政榆
莫德納疫苗已開始擴大施打,指揮中心整理莫德納疫苗仿單,並宣布新的疫苗進入後,接種都會用V-Watch觀察,AZ、莫德納目前已經追蹤5萬多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3日指出,莫德納疫苗仿單,列的不良反應幾類,常見大於1/10,接種部位疼痛或發燒是常見。另外。還有百分之一以上至1/10有部位紅斑、蕁麻疹。
閱讀更多
2021-06-20
李易紓
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絲、蘇利文及昆斯率訪問團,在6/6訪問台灣時宣布美國將捐贈台灣75萬劑疫苗,最新消息傳出,美國政府將量放大近3倍、將捐贈共計250萬劑疫苗,而且全數都是莫德納疫苗,6/20就要抵台!有關250萬劑的施打對象,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會朝年齡層往下開放來施打,另外針對第7類人員也可能擴大,65歲以上是目標族群,另外孕婦會在這一波考量內。台灣目前有的AZ和莫德納疫苗,再加上預計抵達的自購41萬劑莫德納,總數已經超過526萬劑,提供大規模接種作業,究竟這2款全球第一多國使用(130國)以及第三多國家(37國)使用的疫苗,有什麼樣的差別?台大醫院整理針對AZ、莫德納疫苗常見副作用、能否混打做解說。
閱讀更多
2021-06-15
蕭婷方
全國開放75歲以上長者接種COVID-19疫苗,由於銀髮族難免有退化或有慢性疾病,用藥或治療程度相對複雜。本文彙整自台大醫院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常見疑問、疫苗簡介、特殊族群及罕見的不良反應,歸納六大常見疑問供讀者參考。
閱讀更多
2021-05-17
林暐鈞整理
台灣近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加速升溫,尤其今(16日)暴增206例本土病例,民眾無不人人驚慌,這段時間民眾也自費瘋搶接種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其中,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相關副作用,以及自費公費疫苗應去哪家醫院施打等,都是許多人所關心的問題。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15公告因應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升溫,為優先提供疫苗給公費對象接種施打,自5/15起,民眾預約自費接種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暫停。至於,原本已預約自費接種施打疫苗的民眾,仍可維持原接種施打疫苗權益,按照預約接種施打疫苗時間,前往醫院接種施打自費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至於何時恢復自費接種施打疫苗,指揮中心表示將視國內疫情狀況、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進口狀況,再行調撥疫苗,供民眾自費接種施打。但符合公費接種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者,照樣應儘速前往接種施打疫苗,提高國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保護力。民眾在完成接種施打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後,仍須持續落實配戴口罩、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進出擁擠場所,或高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區域。積極配合防疫措施,降低感染肺炎風險,與國家共同抗疫!
閱讀更多
1/ 2
第 1頁,共 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