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69
Q:我是翰英,今年58歲,妻子57歲,結婚33年,兩人都在上班,打算60歲就退休,育有3名子女,分別為31歲、29歲的女兒以及25歲兒子,都已獨立。這3年家中剩下我們兩人,晚上面面相覷,一起看電視也總是衝突,人生這麼長,我實在不知道如何是好?要怎樣才能恢復跟老婆新婚之初的甜蜜,否則我是否該離婚或分居?從旁人來看,我的家庭生活圓滿幸福,但總覺得是我在忍耐,雖然有人會認為「既然忍耐這麼久,還離什麼婚?」但現在是「人生苦長」的時代呀!以前有孩子在,我從來不覺得自己跟老婆價值觀差這麼多,但現在兩人沒什麼話可說,老婆只要開口就帶刺,我稍微反駁,老婆就會回擊10倍,讓我感覺不堪。例如飯後不散步,只好看電視,我只是說演員演技爛、或批評名嘴前後說法不一,老婆都會非常生氣,總回我:「演技差又怎樣,大家喜歡就好了」、「你自以為是,像在罵部下」等。我覺得電視如何根本不重要,老婆就是對我的反應不滿,這樣的話,還要相處幾十年未免太勉強了!老婆心中有許多毒,而我就是她排毒的對象,現在想起來,或許她原本就是如此。以前不以為意,最近3年孩子離巢,才會凸顯她用荊棘在扎我、這麼看我不順眼。想到要跟她一起終老死去,有點毛骨悚然!我猜或許是因為小兒子在10年前因犯罪遭少年院收容,當時想 減輕 兒子罪刑,我在少年法庭上拼命認錯,表示因為我過於嚴格,才讓兒子在外面混、學壞。在那之後我努力改變,不再嚴厲兇悍地對待家人,但女兒跟老婆3人認定一切原因都在我,即使老么現在跟普通年輕人一樣就業,她們感覺還是不想原諒我。我和老婆雖然沒話說,也還算相安無事,但只要女兒們打過電話來,老婆話裡就會格外帶刺,讓我難以接受。反正女兒遲早會結婚就算了,但我實在不知如何跟老婆相處?我都快窒息了!我有閱讀等興趣,能獨樂樂,沒特別交友圈,只希望老婆不要變成全身帶刺的伴侶,否則我只好跟她分手吧?
閱讀更多
2022-08-24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提早計畫,躺平享受。是的,我們終於走到了喪禮這一步驟。本章篇幅超長,為的就是要送你安心上路。以下有一大堆籌備喪禮的須知事項,從決定是否自己準備喪禮,一直到撰寫自己的訃告,無所不包,以確保你走得風風光光。
閱讀更多
2022-08-22
郭美懿
余天二女兒余苑綺周日(8/21)病逝,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痛,令余家人難以承受。據悉,余苑綺曾請護理師錄影留下遺言,她自責不孝,遺憾無法陪孩子長大,也放不下最疼愛她的媽媽李亞萍,遺願將在天上看顧母親。
閱讀更多
2022-08-15
郭美懿整理
「線上的朋友,Stan哥跟大家問好!」眼前站在講台上的,是77歲的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儘管已從一手創辦的宏碁集團退休17年,他卻仍活躍於各大論壇與講座活動,如今更以「Stan哥」的身份與年輕世代互動,直言:「雖然我從公司退休,但還沒有從社會退休!」
閱讀更多
2022-08-09
陳晉興、梁惠雯
肺的體積大,但氣吐不出來也沒用,像是抽菸者或氣喘病人等,他們的氣道狹窄,瞬間可以用的氣很少,若緊縮到無法換氣,就會有生命危險。而一般人也必須要有通暢的呼吸道,才能有充足的氧氣供身體使用,否則長期血氧不足,會影響身體機能,產生疾病。
閱讀更多
2022-08-05
郭美懿
知名兩性作家H(陳鴻儀)常以犀利觀點討論兩性議題,昨(8/4)卻在臉書自曝罹患攝護腺癌3期,更轉述醫囑:「不趕緊治療搞不好只剩2、3年…」。歷經一段時間的心情沉澱,他決定公開病況,除了提醒粉絲要做隨時做檢查,也要大家不必擔心,他會「繼續瀟灑地,用自我流的方式,繼續活下去的。」
閱讀更多
2022-08-05
邦妮
性教育,一般在學校都是青少年時期的課程,大約會在十三到十四歲左右接觸到性教育。亞洲國家普遍都是在這時候才開始有性教育。而談到關於性教育,很多都是避而不談,或是抱持著錯誤的觀念,覺得性是很可恥的事,總是認為談論性是很骯髒的事情。相信跟我同世代的人,甚比我年輕更多的人,都被教導認定性教育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如果有女性談論到性話題,就是傷風敗俗。
閱讀更多
2022-07-29
呂秋遠
律師您好,想詢問父親在我們唸書時期就開始好賭,總共輸了大概有8-9千萬,賣房賣地,真的是散盡家財。後來媽媽因為要把他的債務分割,辦理離婚,中間已經有多次請我們小孩借貸,他自己還錢,但後來也是我們自己還,已經數不清幾次了。現在他在經營賭場也有10多年了,總之就是陸陸續續,欠錢找我們要錢,再保證下次不會了,我們已經聽到麻痹。因為他有糖尿病,身體不是很好,媽媽擔心他拖累孩子,都會帶他去看醫生(已經沒有婚姻關係)。對了,忘了說他也有一個小三,目前同居中,從年輕時候就外遇不斷,傷了媽媽的心。我也不懂,媽媽為什麼還是願意幫著他。我這次是想請教律師,我們能夠拋棄或是在法律上必須負責扶養最低金額是多少?包括他的就醫需求等等。他真的是我們家的夢魘。
閱讀更多
2022-07-29
陳炯瑜醫師
根據研究顯示,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年齡層下降,過往都以50歲居多,但近年卻開始出現30、40歲的病患。
閱讀更多
2022-07-21
健康醫點靈
編按:全台熱到爆,據氣象局網站,今天截至下午4時,最高溫為花蓮縣玉里40.7℃,其次為花蓮縣卓溪40.3℃,台北市社子則為38.6℃。高溫前10名皆達37.7℃以上,包含花蓮、台北、新北、桃園等地。而這樣的天氣預計會持續到下週一。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1~7/19已有367人次熱到送醫,比去(2021)年同期多出逾100人次。而最常出現中暑的,就是參加馬拉松等戶外運動的民眾,過去曾有一場馬拉松超過10人中暑送醫,甚至還有一名住頂樓的70多歲男性,因為不開窗、不開冷氣,熱到高燒41度意識不清送醫。或許很多人可能認為,熱愛運動或本身是運動員的人,對於保健知識較豐富,但即便如此,有些人對熱傷害的觀念,還是模糊的,影響排汗的順暢與否,是造成熱傷害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原刊登時間:2015/6/2 更新時間:2022/7/21)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