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蔡佳伶整理
氣象署於4日凌晨0點31分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提醒台北市、新北市民眾預防驟雨、雷擊、冰雹等。果然,凌晨時分,一聲聲轟隆巨響震耳欲聾,天空竟罕見地下起冰雹,讓許多人在睡夢中驚醒。這正如習俗所言:「驚蟄到,春雷響,萬物甦醒。」2025年驚蟄恰逢國曆3月5日(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不僅是大自然復甦的時刻,也是農耕的開始。根據民間習俗,驚蟄前後昆蟲活躍,是春季農耕的開端。除了傳統的習俗,如吃梨、吃毛豆、驅蟲外,還有拜土地公、向虎爺求財等開運法門,幫助人們趨吉避凶。在中醫角度來看,春季是肝氣生發的時機,也是排毒的最佳時期。因此,養肝健脾,有助於促進肝血充盈,為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閱讀更多
2024-10-18
蔡曉萱 整理
隨著年齡增長,不僅皮膚會出現鬆弛、關節變得不靈活,我們的嗓音也會悄然變化。亞東醫院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林峯全提醒,嗓音老化可能導致聲音沙啞、微弱,甚至失去原有音色,不僅影響日常溝通,還可能引發自卑、焦慮等負面情緒。然而,透過適當的保健措施,我們不但能延緩聲帶老化,還能改善嗓音品質。
閱讀更多
2024-06-24
郭美懿
飲食對身體的影響是隱形卻長遠的,今天多吃了1塊雞排、多喝了1杯酒,其實我們的器官都知道!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器官是維持健康的根本,所以瞭解各大器官怕什麼、喜歡什麼,才能更細緻的照顧它們,吃出健康身體。
閱讀更多
2024-04-18
郭美懿
春天適合吃一些「辛甘味」的食物,如麥、棗、豉、花生、蔥、香菜等,有發散效果,能順應季節扶助陽氣升發。其中「香菜」這食材雖然好惡分明,但香菜的營養豐富,能降血脂、改善記憶力、抗發炎、抗氧化等,作用絕對不只是食物提味而已。
閱讀更多
2023-09-23
高醫中醫部/陳忠淵醫師
在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期,未經中醫師辨證就胡亂使用補養類藥物提升免疫小心「越補越大洞」。這也難怪有很多醫師會呼籲癌症患者不要亂接觸當歸、人參,因為這些藥物的使用需要中醫專業確認體質的偏性才會合拍,尤其是抗癌過程陰陽早已失衡的患者更應慎之。
閱讀更多
2022-11-04
郭美懿
隨著24節氣中的「立冬」到來,也宣告冬季正式開始,日照時間越來越短,天氣也越來越寒冷。在中醫觀點,冬季要特別注重食補,所謂「冬令進補,來年打虎」正是此意。但除了滋補養身,也要多注意氣溫變化可能帶來的心血管不適,中醫師特別提供包含穴位按摩在內的冬季養生秘訣,讓民眾平安過好冬。
閱讀更多
2022-10-24
郭美懿
時序入秋,天氣轉涼,也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不過秋天在五行中屬金,對應人體臟腑的「肺臟」,要特別注意 潤肺 止燥,才能避免補過頭適得其反。
閱讀更多
2022-07-21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從事電腦工作多年的林先生,40歲就出現老花症狀,常常中午過後,眼睛就開始霧霧的,看電腦非常吃力,注意力也很難集中。如果你也常感疲倦、看東西覺得吃力,這可能跟大腦的氣血不足有關。
閱讀更多
2022-02-25
彭蕙珍
林益慶、郭怡妙兩位好友,中年時以白木耳創業。他們沒有餐飲服務業經驗,以自己的想法做「無添加」白木耳飲。2013年開店,不知道客人在那裡,健康飲品也沒那麼受重視,第一年營收只有200多萬。但,兩人如實做好手中的白木耳飲,慢慢調整,找到市場,自此業績年年爆發性成長,更不受疫情影響。2019年營收達7千多萬元,疫情後每年成長2成,去年直逼億元。無添加、少糖的白木耳,吸引豪門貴婦成為顧客,還有熟客誇讚8more是「白木耳飲界LV」。
閱讀更多
2021-03-10
許淳彰醫師
上班忙、壓力大、嘴巴好癢想吃點東西,可是又怕吃了體脂肪又上升「嘴饞」永遠是減肥最大的敵人。
閱讀更多
1/ 5
第 1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