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郭美懿
60歲影帝梁朝偉以一雙滄桑電眼奠定「憂鬱小生」地位,私生活也極為低調、害羞,甚至給人自我封閉的印象。但近期他卻釋出紀實短片《這一刻,梁朝偉對你說》,罕見提起童年的悲傷與遺憾,以及原生家庭對自己性格的影響,何以從一個活潑開朗孩子,變得敏感、膽怯,甚至有點社交恐懼症。
閱讀更多
2023-01-04
吳孟昌
薩提爾在闡述她的治療信念時,曾說道:「接納父母也是人,並且在人的層次上,而非只是在角色的層次上與他們交會。」
閱讀更多
2022-12-20
優照護
「爸爸,我暑假要上游泳課,你能載我去嗎?」小睿昨天吃晚飯的時候這麼問我,但我卻沒辦法答應他。事實上這半年多,小睿幾乎所有的活動,我都沒能參與,因為80多歲的父親需要照顧,我所有能抽出來的時間,都留在家裡陪父親了。
閱讀更多
2022-11-14
蔡碧月
如果可以提早退休,你想做什麼?63歲的Denny已經退休7年,從退休第一年起,就帶著當時高齡近90歲父母到處旅遊,決心趁他們還能夠活動時,當他們愛的志工,「在我設計的第三人生裡,追求的不只有個人圓夢,還包括親密的人,因為你所愛的人不圓滿,你也不會圓滿。」
閱讀更多
2022-11-09
翁申霖
今年6月發生在新竹的縱火8死人倫悲劇,堪稱今年度最令大眾震驚的社會案件。今年6月15日,新竹市東大路一間輪胎行深夜發生火警,縱火兇嫌竟是屋主次子,該男平時與家人相處就不睦,昨晚間疑似因洗碗細故與媽媽吵架,因此憤而縱火燒屋,造成4大4小共8死的悲劇,最年幼死者僅1歲。日前檢方偵查終結,認為嫌犯將20公升汽油潑灑在1樓,引燃後斷絕2樓家人逃生機會,縱火行為有導致屋內家人於死地的直接故意,已向法院求處嫌犯死刑。(原文看載於2022/06/16,更新時間為2022/11/9)
閱讀更多
2022-10-02
郭美懿
編按:台灣老年人口已突破40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7.27%,預估2026年更將上升至20.8%,屆時每5位國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高齡者。對許多長者來說,他們缺的不是錢,而是陪伴,由「哈利」黃興發起的「哈利免費郊遊團」,從2020年成立後,就天天號召熟齡者一起出去玩,大家互相照應、彼此聊天作伴,讓老後生活不寂寞。(原文刊登於2021/4/26, 更新時間為2022/10/2)
閱讀更多
2022-09-27
郭美懿
傳統華人社會對於遺產、分產總有禁忌,許多人也以為自己家業不大、家產不多,有什麼好規劃?但其實台灣中小企業不在少數,有些名店一開始只是 父子 經營,但隨著家族開枝散葉,一旦創辦人離世,爭產、爭商標等狀況屢見不鮮,若未做好規劃,家族辛苦開創的事業,甚至可能轉手變成外人的……
閱讀更多
2022-08-08
蔡碧月
「請大家把給我的掌聲,都給我的爸爸!」今年7月,台灣音樂劇《四月望雨》首演當天,男主角江翊睿在謝幕時對觀眾喊話。人稱「音樂劇小天王」的他,因為棄醫從樂 父子 失和、冷戰多年,盼了20年終於在父親節前夕等到名醫爸爸來看表演。那一刻,他將榮耀歸於父親,說道:「要不是他容忍我做這件事,我不會有機會在台上演出。」
閱讀更多
2022-08-02
優照護
王爺爺去世3年了。當年王爺爺只是踩上椅子想拿書架上的一本書,沒想到踩空跌落,王奶奶急得只知道要打電話給兒子。儘管兒子後來叫了119、立刻趕回家,王爺爺仍因未立即送醫住進了加護病房,經過好幾個禮拜的救護,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當時有其他的人在家,是不是就有可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如果直接打給119,少了中間的時間差,是否就可以讓爺爺的情況不惡化?」有太多可能性,讓兒子感到遺憾。
閱讀更多
2022-07-22
林靜君談心室
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教養及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當子女成年之後,接納與欣賞孩子就夠了,以前的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這是真的,足夠的愛會是豐饒的土壤,孩子會自己茁壯。
閱讀更多
4/ 11
第 4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