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
李易紓
隨著年紀增長,不少人有活動力變差、容易跌倒、關節加速退化這些困擾,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肌少症」。肌少症2016年開始,在被台灣當作一個疾病來看待,顧名思義就是肌肉隨著年紀加速萎縮,讓人無法好好控制身體、肌肉無法支持關節,導致關節磨損。
閱讀更多
2021-01-28
李易紓
平時工作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作業,只要上班就會偏頭痛,且痛得受不了,甚至轉動頭部反而更痛,吃了止痛藥卻還是常常復發!這類的頭痛其實是「頸因性頭痛」,也就是姿勢不當引起肌肉緊繃所造成的。
閱讀更多
2021-01-13
李易紓
最近天氣持續變冷,不少人的肩胛骨和兩側肩膀持續酸痛、疼痛又緊繃僵硬,甚至擴散到後頸部及兩側上臂,還有特定的「激痛點」產生,其實這是「肌筋膜症候群」。
閱讀更多
2020-12-17
李易紓
骨質疏鬆症又稱為無聲的殺手,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可能只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許多患者不以為意,僅把它當成正常老化現象,但單單只是不小心跌倒或是突然用力過猛,就可能因骨骼脆弱而造成骨折,而骨折引發的疼痛與行動限制,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閱讀更多
2020-09-23
李易紓
隨著年紀漸增長,膝關節偶爾會不給力,出現疼痛或僵硬感,尤其是一早起床最嚴重,起床活動後不舒服感會減少,但是在晚上又會再發作, 物理治療師 表示,這種症狀多為退化性關節炎。由於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如果不接受治療,症狀只會越來越嚴重,建議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也可利用3個動作,來緩和膝蓋痛和減少復發機率。
閱讀更多
2020-09-16
李易紓
40歲後開始迎向熟齡人生,你我偶爾會出現肌肉疼痛的小毛病,包括慢性肌肉痠痛或是退化性、慢性關節炎等,都是常見的困擾,跑復健科可能也變成日常,現在有一種熱磁療設備,就是專門用來修復肌肉骨骼痠痛。
閱讀更多
2020-08-20
林芷揚
從事服務業的薛先生工作時需要久走久站,從幾年前開始,早上醒來雙腳踩地時,腳底就會非常疼痛,走路時腳跟特別痛,若是久站就更痛,就醫後診斷為足底筋膜炎。接受治療後,症狀雖稍有緩解,但隔一段時間老毛病就會再復發,讓他很煩惱。 物理治療師 建議,平時可多做三招規律伸展運動,降低足底筋膜炎的復發機率。
閱讀更多
2020-07-28
小虎文
「我那時是衣櫃『爆炸』了,我被自己購買的衣服壓傷,才會有所覺悟,這樣下去不行!」訴說自己要給外界形象是白色、清新的賴庭荷,其實是在經歷「慘痛」的經驗後,開始鑽研衣著、色彩、形象,現在還有一個稱號叫「衣櫥醫生」,想要活出精彩絢爛的第二人生,打開自己的衣櫃,好好地看一看。
閱讀更多
2020-07-21
楊雅婷
應該有許多民眾遭受過落枕帶來的困擾,當早上睡醒的時候,發現脖子不能轉動,肩膀緊繃疼痛。接下來的幾天都處在僵硬疼痛狀態,工作與生活品質都受到影響。那落枕了該怎麼辦?衛福部南投醫院傳授兩招緩解脖子疼痛感。
閱讀更多
2020-06-23
林芷揚
要活就要動!隨著年紀增長,體能狀況容易下降,長者更應保持每天活動,即使是輕鬆的活動也有幫助。此外,運動與長壽之間存在著正相關,且英國研究發現,運動可以保持免疫系統的年輕和效率。專家推薦9種適合長者的運動,提醒民眾保持規律運動習慣,以提高肌力、活化大腦、預防失智。
閱讀更多
7/ 12
第 7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