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格十三
無論爸爸或媽媽,改變我們命運的不一定是知識,更有可能是「孩子」。學校沒有教會我們的認真與拚搏,孩子能讓我們輕鬆做到;社會沒有教會我們的自律和節儉,孩子能讓我們快速實現。在別人身上沒有發現的貧富差距,孩子能讓我們在自己家裡果斷找到。
閱讀更多
2021-09-08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時常遇到客戶詢問:「我需要訂定遺囑嗎?」、「財產的傳承,有需要規劃嗎?」「依照法律規定分配不就好了嗎?」、「遺囑,我可以自己寫一寫就好了吧!有需要找律師協助嗎?」
閱讀更多
2021-08-25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
繼承的法律關係一定要搞清楚,否則遠房親戚也能繼承財產。
閱讀更多
2021-05-21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36
Q:我是淑君,今年58歲,老公60歲,有三個孩子,大女兒32歲已經結婚,現在我們和30歲的大兒子同住,28歲的小兒子大學畢業後當了公務員,因為工作住宿舍,最近回來說要結婚,女友也是29歲公務員,不過父母不久前剛離婚,現在女友跟母親同住,小兒子說結婚後要搬去跟她們兩人的家。也因為他的女友是 獨生女 ,完全不會做飯、洗衣等,想繼續讓母親來照顧她的生活,我的小兒子是非常乖順的,從小就沒有過反抗期,我很擔心他一旦結婚後和岳母住一起,變成會一對二,必定會遭母女欺壓,依他的性格一定不敢反抗,也不敢離婚,想了就覺得他的人生從此灰暗一片。而他到現在也還沒有跟對方的母親見面過,就答應要一起住,實在風險太大,新婚是從3人開始,是很不自然的構圖,他女友還沒帶回來見面過,只聽說身體不好,我很擔心如果萬一她不幸過世,就變成我兒子還得照顧那岳母,我無法坐視小兒子往海裡跳、堅決反對!我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1-04-23
劉威麟(Mr. 6)
小東是我的學弟,對結婚這件事很小心翼翼。他夢想著遇上一個特別的女孩,可以分享彼此相近的興趣和個性,他認為這樣才能夠長長久久。
閱讀更多
2020-12-16
林靜芸醫師
58歲的蔡先生是彰化人,初中畢業北上念書,學成之後留在台北工作,過年過節才會返鄉省親,蔡爸爸最近以87歲的高齡往生。蔡先生返鄉奔喪,回憶這些年來,自己與父親講話,只有「吃飽了嗎?」「你好嗎?」這兩句,一年直接對話不超過十句。父親一生打拚,老年孤獨寂寞,蔡先生省思才發現,自己與兒子正在複製同樣的人生,瞬間不懂該如何面對這樣無言的晚年。
閱讀更多
2020-12-14
彭蕙珍
藝人周丹薇55歲踏入玻璃的世界,60歲赴義大利學習吹製琉璃,今年9月開了第一次琉璃個展。曾經是台灣第一名模的她,忍受著高溫、不停轉動手中重達幾公斤的鐵桿,只為做出心中最完美的作品。而在去年,她還考上台藝大戲劇所當起學生。對她來說,年齡不是尋夢的阻礙,而是動力!
閱讀更多
2020-10-05
林芷揚
20210623編按:慈濟基金會在週三(6/23)出手,申請購買BNT德國原廠500萬劑疫苗,由執行長顏博文將文件親送至衛福部食藥署,完成送件程序。 顏博文說,慈濟陸續與主動或被動有意願提供疫苗者洽談,申購疫苗一切依照政府相關規定辦理,採購是在與時間賽跑,期待盡快獲准購入,以協助政府和民眾脫離疫情的陰霾。4年前顏博文卸下聯華電子執行長一職,接任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後,全心投入基金會運作,顏博文說,他每天4點起床、7點開會,整日行程滿檔,沒有假日。2020年專訪顏博文時,他提到研讀佛學多年,特別喜歡《金剛經》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執著在「我」,為何會進入慈濟,來看看他怎麼說。
閱讀更多
2020-06-02
陳德愉
在過去的四年多以來,她在全臺灣舉辦了兩百多場的「死亡咖啡館」座談,與大家談「死亡經驗」;這個「死亡經驗」,包括面對他人的死亡,也包括自己的即將死亡。「死亡」之前與之後,總是充滿了人一生的不堪:家庭經營失敗、事業失敗、感情失敗、財產糾紛,種種病痛苦楚……最後,他們都來到郭慧娟的「死亡咖啡館」尋找救贖。這超強的負能量每天都灌到郭慧娟的身上,可是,我看到郭慧娟,一臉笑瞇瞇地抱著自己的兩隻紅貴賓,端坐在家中小客廳裡,完全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廟土地婆。
閱讀更多
4/ 5
第 4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