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4
林茂昌
2010年3月,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刊登一則溫馨感人的消息,百歲人瑞葛瑞絲‧格羅納(Grace Groner)過世後,把價值700萬美元(約合新臺幣2.1億元)的股票遺產,全數捐給母校森林湖學院(Lake Forest College)。葛瑞絲是一位獨居老人,她終身未婚,自1931年畢業後,就一直在亞培藥廠擔任秘書,做了43年。她究竟是如何累積到兩億多元的財富?很簡單,葛瑞絲在1935年,用180美元買了3股的亞培股票,經過多次的股票分割和股利再投資,累積至2010年,總計持有十多萬股。
閱讀更多
2022-03-11
雨果
如果想在65歲退休年齡時累積到3,000萬元的退休金,從40歲開始只有25年的時間,是否可行?
閱讀更多
2022-03-04
雨果
從2007 年到2017 年的整整十年時間,我用了許多投資理財書中介紹的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投資方法,從不曾有過一年獲利超過20% 的績效。與股市同好在閒聊投資經驗與想法時,發覺很多人也都有相同的經驗,或許某幾年在股市大賺幾十萬元,但又會在某幾年全部賠光,在長達十幾年的投資生涯中根本沒有真正獲利,這還是相對較好的情況,有好幾個朋友是投資十幾年虧損了好幾百萬元,反倒是在房地產投資賺進好幾百萬元。我們的投資方式都差不多,只是選股方式與投資標的不一樣,但結果似乎都一樣,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股票市場做白工。
閱讀更多
2022-02-22
雨果
相信大家都聽過投資理財、存退休金,一定是越早開始越好,用時間的複利讓錢滾錢,但我現在已經超過40 歲了,想從頭開始累積退休金是否來得及?
閱讀更多
2022-02-06
小花平台保險+
自從美國首席理財大師同時也是知名暢銷書作家大衛・巴哈(David Bach)提出廣為人知的「拿鐵因子」(Latte Factor)理論後,不少人將其奉為圭臬、趨之若鶩,作為個人投資或是理財的範本;不過,也出現部分聲音認為,身邊點點滴滴的小錢固然不容小覷,只是如果連喝杯咖啡的生活情趣都被剝奪了,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閱讀更多
2022-01-13
翁申霖 整理
婚後生活不如單身輕鬆,如果有小孩之後,家中的開銷又會變得更大,在財務管理上確實沒那麼容易;不過,如果先生願意把每個月的薪水全部交給太太管理,許多人或許會覺得「很好啊!」但事實上則不然,有主播形容,此種行徑如同「美麗的陷阱」。
閱讀更多
2021-11-22
楊倩琳
有一天我看到電視一個新聞報導說某大外送平台決定要調整外送獎金計算法,引起了眾多外送員的抱怨及不滿,紛紛抗議這個新獎金制度的調整,認為影響生計巨大,會讓他們每月的外送收入減少1,000~2,000 元,我看到這個新聞報導陷入了長思。
閱讀更多
2021-11-12
林暐鈞
財富自由是每個人都渴望追求的事,期盼自己退休後不會變成下流老人,而是有足夠的養老金、能坐在浪漫的河邊和老伴相偎依、白頭偕老。但現今社會層出不窮的子女闖禍、價值觀出現問題,甚至會將老父老母的退休大計全盤打破,更顯示提早給予孩子正確的金錢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閱讀更多
2021-09-28
張家麒
「投資越簡單,人生越樂活」的樂活大叔施昇輝,先前獲大愛「人文講堂」邀請,與大家分享,不同於主流的投資 理財觀念 !以下為施昇輝演講內容重點:
閱讀更多
2021-07-26
陳重銘
你知道窮人與富人的差別是什麼嗎?窮人買進「負債」,而富人則是買進「資產」,以超商的咖啡為例,購買咖啡的行為是買進負債,購買因咖啡而賺錢的公司股票,就是買進資產。 女兒:咖啡有那麼好喝嗎?爸爸每天都要來一杯。爸爸:咖啡不僅好喝,還可以提振精神喔!女兒:這樣每天喝不是會花很多錢嗎?爸爸:放心!爸爸的咖啡其實沒花錢,都是買股票賺股利換來的!
閱讀更多
3/ 7
第 3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