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6
蔡佳玲
身為中台灣之首的台中,這幾年藝文、設計的熱潮不僅沒退燒,反而更蓬勃,走在市區、小鎮逛學堂,隨處可以巧遇愈趨成熟的街區設計所帶來的驚喜。美術館、老書局、舊糖廠和教堂,還有難得一見的紙張博物館,帶點文青味的人氣新熱點,用創意包裝在地文化,表現台中美。
閱讀更多
2020-01-25
郭美懿
「當志工,是退休最好的一條路,自己可以成長,也可以幫助別人!」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李順良與周絹夫婦,投身志工多年,最初只是被朋友拉去幫忙,卻因此拓展人際,更藉此進入書畫的世界,作品除多次在台展出,也曾先後登上日本大阪、東京美術館。他們退休後將旅行、作畫、寫詩、當志工融於生活中,開啟精彩豐富的第二人生。
閱讀更多
2020-01-06
健康力 共同審稿/中醫師劉仁正、營養師沈舉茀
藥膳食補是華人飲食文化的一部份,不論是人蔘、當歸、黃耆等傳統藥膳,或是枸杞、紅棗、薏仁等「藥食同源」的食材,都常被國人拿來入菜或泡製飲品,然而,藥材含有農藥、重金屬或食品添加物殘留過量的消息時有所聞,在追求天然養生的同時,想要吃補不吃毒,可就要靠消費者用心挑選、聰明選購!
閱讀更多
2019-12-14
郭美懿
「小時候就有在喝咖啡,但那時候誰懂欣賞咖啡?一定是加糖、加奶、喝甜甜嘛!」沒想到,張世勳多年前因參與社區大學課程而接觸咖啡,後來竟從程式設計師,轉職成咖啡教學的社大老師,與許多中年朋友一同享受品味咖啡的樂趣!
閱讀更多
2019-06-15
郭依瑄
兩岸普洱茶大師鄧時海6月15日出席「風花雪月─當代普洱茶專場」,針對普洱茶如何永續發展、收藏趨勢進行演講。他提到,現今古董級普洱價格屢創新高,但流通數量遞減,「當代普洱茶」無疑是普洱茶永續發展的解方,而行家要如何分辨當代普洱茶的價值,其中哪些適合收藏、哪些適合新喝?鄧大師提出十分獨到的見解。
閱讀更多
2019-05-09
郭依瑄
吳若權年屆熟齡,卻給人一種「無齡感」,採訪當天穿著牛仔褲現身的他,舉手投足就像個年輕小夥子,一點也不像57歲的中年人。然而他不只是外表「無齡」,他追求夢想的瘋狂程度,一點也不輸年輕人。
閱讀更多
2019-04-30
陳婉箐
心臟學界權威雜誌《循環(Circulation)》2015年刊出一篇報導指出,喝咖啡者並沒有較高的心臟疾病風險;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研究團隊2017年最新發表的論文,更總結出每天喝3~4杯咖啡(一杯約250ml),對健康利大於弊,相較於不喝咖啡者,早逝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均較低。(如怕晚上睡不著,請適量飲用即可。)
閱讀更多
2019-04-11
林芷揚
「你看,我Line都回得很快,比你還快!哈哈哈!」採訪當天,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金堅,以一貫飛快的說話速度、開朗的笑容現身,一邊強調他駕馭新科技一點都不輸年輕人,一邊以敏捷的腳步踩著樓梯,咻咻咻一下就爬上公寓頂樓,來到他精心栽培的花園,再端出令他自豪的現煮咖啡,暢談他「退而不休」的精彩生活。
閱讀更多
2019-03-04
李佳芳
來到日月潭較少為人知的「日潭」,古樸的三合院村落曾是重要的莊稼地,樸實農村在時代的推移轉變下,昔日稻田風景不再,「頭社米」的稱號也少有人聞。然而,在車輛快速疾駛而過的路旁,一棟小巧卻古錐的咖啡屋悄然現身,惹人不由注目,在小村落停駐了下來。
閱讀更多
3/ 8
第 3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