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
郭美懿
許多年輕人傾向婚後自組小家庭,避免兩代同住產生嫌隙,但有位女網友卻在網路發文表示,婚後原本買房自住,婆婆卻在她懷孕時以幫忙顧孫為由搬進來。由於婆媳生活習慣迥異,婆婆還要求多給1萬元孝親費,即使原PO後來自聘保母仍不願搬走,讓她崩潰求救:「到底要怎麼請她回家?不要再賴在我家了!」
閱讀更多
2023-03-15
金善英
「媽媽」在家庭中,是「絕對」的存在。我們相信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媽媽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然而現實中,並不是所有母親都完美無缺。面對母女關係造成的傷,即便我們覺得:「真的好痛苦!」也有苦難言。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認為,想要擁有更健康的母女關係,就必須學會當個不聽話的「壞女兒」。學會與媽媽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再接收她的負面情緒,努力守護自己,當妳能夠先理解自己的內在問題,放下內心的愧疚感,才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人。
閱讀更多
2023-02-24
偉文隨筆
自古以來,幾乎不管什麼宗教或靈修團體,都把獨處當作是尋求來自上天啟示必要的手段,透過獨處,人類才能與超越的靈界交流,當然,不管我們是不是相信有這麼一個最高的主宰存在,在大自然裡獨處,有機會體會到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的經驗,那種人與眼前景色似乎已經不再有 界線 的神祕體驗,如同祈禱,幾乎不可能發生在身旁有人吱吱喳喳講話時。
閱讀更多
2023-02-10
呂秋遠
嗨!呂律師,我又上來了,我現在碰到一個掙扎的問題。我兒子在外工作7-8年了,因為他全靠自己,我們當父母也不會要求他要每個月匯錢回來,他當然也沒有主動匯過。現在他想結婚了,本來說好公證,現在又說要辦傳統儀式結婚。我們剛還完兩個小孩讀大學時給他們生活費所借的錢,還有房貸要還,我們夫妻所賺的錢都跟生活剛好打平,沒多餘的錢讓他辦婚禮跟聘金。我現在的煩惱是我該去借錢讓他辦婚禮,還是讓他自己去面對。我們所接觸的好像都是父母包辦,覺得不幫他,我們不配當父母,我現在處於擺爛的方式,他們一頭熱,我告訴兒子傳統要準備很久,花很多錢,要準備什麼什麼,等幾天他們冷靜下來,如果一樣堅持傳統,再來打算下一步,你覺得如何呢?
閱讀更多
2023-01-17
何戎
開車的朋友都知道在駕駛右邊的那個位子是副駕駛座。如果是自家用車,副駕駛座是僅次於駕駛座的最重要座位,所以一般都是留給家裡的女主人(或男主人)。當然,在社交禮儀上,駕駛座的右後方才是 VIP 座位。
閱讀更多
2023-01-03
李雅雯(十方)
編按:很多人都知道,理財作家富媽媽十方,因為一場家庭火災開始學習理財而致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跟科技業的先生,兩人實際上如何安排薪水?如何計算目標?做哪些事來達到目標?在他們家會做簡單的家庭財報,每年認真看待邁向自由的「業績」。比如: -為加速存下本金,他們有幾年時間選擇不出國旅行。-為了資產累積效率,他們尊奉「不買自住房」的鐵律。-在他們家,不檢討「年收入」,而是檢討「被動收入」的目標達成率。 直到幾年前,先生因科技業工作壓力太大,長期飲食不正常不僅得了糖尿病,甚至患上重度憂鬱症,嚴重到無法下床去上班,而在46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以當時情境說是「被迫提早退休」也不為過。只不過,多虧多年來長遠布局,使得他們當時被動收入已大於家庭支出,早就財富自由,先生本來就隨時可以「主動」提早退休。 或許有人會覺得,科技業薪水高,當然可以財富自由。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高薪的人,還身陷高額房貸、家計負擔,或者為籌措孩子未來教育費用,而不敢想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事實上,薪資高低並非主因,有計劃的分配、運用有限的上班族薪水,打造出被動收入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會自我設限「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達到財富自由……」,但事實上,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改變了。以下舉出1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沒有高學歷、家計負擔重、低薪工作者,他們都做到了。
閱讀更多
2022-12-09
林靜君談心室
芊芊的先生幾年前得憂鬱症,她耗盡洪荒之力想讓他快點好起來,往往不被領情,偶而委屈和他起衝突,卻又自責為何要和患者計較,來來回回過程中,芊芊壓力山大,開始失眠、食慾變差,覺得自己也憂鬱起來。
閱讀更多
2022-12-07
洪雪珍
2萬5千元要養一家三口,我心裡暗叫一聲,這麼厲害,怎麼養得起的?但是我更多不解的是,她媽媽46歲、她姊姊27歲,不能去找工作嗎?(原文刊載於2019/07/12,更新於2022/12/7)
閱讀更多
5/ 20
第 5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