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9
郭美懿
電話採訪的缺點,是很難將受訪者的神情形容清楚描繪,然而話筒那頭溫暖開朗的嗓音,讓人輕易連結到不老料理人林淑貞的樂活模樣。今年67歲的她,已在台中「不老夢想125號」服務2年多,驕傲笑道:「我們可是推動銀髮就業的先驅,示範給大家看,不是很歹命才來工作,而是樂在工作中!」
閱讀更多
2021-11-05
周慕姿
欣卉有點不安地坐著,右手一直重複搓著左手手臂。前幾次諮商,我們除了討論她希望來諮商的原因,也討論了她的諮商目標。她希望能夠藉由諮商,讓生活慢慢回歸常軌,不要這麼漫無目的,套一句她說的話:「希望可以讓我不要那麼廢。」
閱讀更多
2021-09-29
林依榕整理
父母從小的教育會影響小孩一輩子!毒物科權威林杰樑醫師的遺孀譚敦慈,近日上節目時透露自己對孩子們的教育,像是國中才能吃巧克力、出社會才能喝咖啡等等規定,她也解釋訂定這些「家規」背後的原因,讓一同錄影的其他來賓驚嘆「天啊!對比我的童年真的是兩個世界。」譚敦慈也對社會上,有不少學生之所以會就讀醫學系,多出於父母的期待而非自己有興趣的現象,她認為,必須要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便日後遇到困難才會有辦法克服,她也從沒逼迫或鼓勵兒子們一定要 當醫生 。
閱讀更多
2021-09-17
聯合報 / 記者潘乃欣
台灣大學9/15舉行線上開學典禮,醫學系大三生胡芳瑜是致詞者之一,她打破過往框架,一開口就說自己考上台大並不開心,因為所讀科系只是父母的期望。她分享從憂鬱到與父母和解的過程,祝福所有台大新生找到自己,「讓過去阻礙你的,成為支持你前進的強大力量。」(原文刊載於2021/9/17)
閱讀更多
2020-09-10
林芷揚
「台灣的醫療實力很深厚,這次因為武漢肺炎被國際看見,但其實我們從日本時代開始到現在,已經營了一百多年。」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台灣在防疫上的反應相對快速,一場「瘟疫」意外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醫療實力也獲得肯定。亞洲泌尿科醫學會秘書長、台灣低侵襲性泌尿外科手術先驅邱文祥認為,國內醫療水準高,可發揮更大價值。今年他發起亞洲第一個為期6個月的達文西手術訓練計畫,預計徵選6名亞洲國家的主治醫師參加,下月將公布入選名單,入選學員未來可在台灣多家醫院學習、接受專家指導,盼增進醫師的手術技能,同時提升台灣在國際醫療的能見度。
閱讀更多
2020-05-26
林芷揚
喝茶會喝進農藥?深海魚含有重金屬?防疫期間如何消毒?醫藥新聞中常見醫師顏宗海接受採訪、替社會大眾解惑,每當記者求助,他幾乎有求必應,不厭其煩提供資料、抽時間回答問題,有時錄音、有時講電話,也曾用手機自己錄影解說畫面,語氣永遠輕柔溫和。繼承恩師林杰樑精神、守護台灣醫療的他,來自馬來西亞、在寶島落地生根,用柔軟的方式拉近醫病關係,用微笑迎接健康、快樂的每一天。
閱讀更多
2020-04-20
田知學/振興醫院急診室醫師
「在我愛你、你愛我的前提之下,還有什麼可以去破壞這樣的美好?」- 這是父親教導我的愛!他也是用這樣的態度引導我去珍惜我們之間的美好關係!
閱讀更多
2020-03-10
林芷揚
民眾對於3C產品的依賴性高,眼睛疲勞、乾澀等都是眼科的常見問題,不少民眾為了消除眼睛疲勞,經常自行點眼藥水或補充葉黃素。這些做法真的有效嗎?
閱讀更多
4/ 7
第 4頁,共 7頁